-
公开(公告)号:CN109301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165167.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10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效废热利用复合极板的发热器件用燃料电池,包括两个复合极板和膜电极,膜电极设置于两个复合极板之间,复合极板包括散热片和夹具,散热片镶嵌于夹具中,散热片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直线阵列有若干个翅片,翅片位于与膜电极相对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翅片,构成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散热片,散热片镶嵌在夹具中,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极板功能又具有散热功能的复合极板,通过将本发明与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一方面可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另一方面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被本发明吸收,用于提高本发明自身的工作温度,进而提高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54336.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202
Abstract: 一种微型燃料电池与PCB板的接口,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第一连接组件和设置在燃料电池上的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插接、滑轨式连接或子母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式连接,PCB板上分别设置有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燃料电池上分别设置有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阳极极板与阳极接口相连,阴极极板与阴极接口相连,阳极极板与燃料电池内部的储液腔连通,阴极极板与燃料电池内部的换气腔连通,本发明与PCB板连接后的燃料电池仍然能方便的拆卸,自由进行燃料的注入,且使燃料电池能有效利用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同时燃料电池可与空气充分的接触,也能使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75296.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灰匣子模型的燃料电池等效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INu1、第二输入端INu2、第三输入端INu3、第一子电路、第二子电路、第三子电路、第一反相输入求和电路、第二反相输入求和电路、第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及输出电压端;所述第一子电路,为开路可逆电动势与欧姆损失电位的差值子电路;所述第二子电路,为阳极电化学过电位子电路;所述第三子电路,为阴极电化学过电位子电路。本发明和其他模型比,建模准确,不用因为对象不同重新建立模型,既可以分析多个输入参数对电池影响,又可以与外部电路兼容,本发明等效电路可以用来分析与外部电路联系的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154336.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202
Abstract: 一种微型燃料电池与PCB板的接口,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第一连接组件和设置在燃料电池上的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插接、滑轨式连接或子母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式连接,PCB板上分别设置有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燃料电池上分别设置有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阳极极板与阳极接口相连,阴极极板与阴极接口相连,阳极极板与燃料电池内部的储液腔连通,阴极极板与燃料电池内部的换气腔连通,本发明与PCB板连接后的燃料电池仍然能方便的拆卸,自由进行燃料的注入,且使燃料电池能有效利用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同时燃料电池可与空气充分的接触,也能使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65167.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10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效废热利用复合极板的发热器件用燃料电池,包括两个复合极板和膜电极,膜电极设置于两个复合极板之间,复合极板包括散热片和夹具,散热片镶嵌于夹具中,散热片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直线阵列有若干个翅片,翅片位于与膜电极相对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翅片,构成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散热片,散热片镶嵌在夹具中,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极板功能又具有散热功能的复合极板,通过将本发明与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一方面可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另一方面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被本发明吸收,用于提高本发明自身的工作温度,进而提高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