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74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838413.7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43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物项吊运空间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从BIM三维场景模型中获取三维核设施厂房的场景数据,同时获取物项吊运相关参数;S2:对获取的场景数据及物项吊运相关参数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化的场景参数;S3:根据栅格化的场景参数,物项吊运过程中,进行障碍物数据预处理,得到障碍物栅格矩阵;S4:根据所述障碍物栅格矩阵,采用三维物项吊运空间轨迹A*方法进行物项的吊运空间轨迹规划,得到物项吊运空间轨迹规划结果并输出。本发明解决了当下缺乏物项吊运三维空间轨迹规划方法的困境,有利于提高大型物项吊运作业工艺设计效率,有利于较小物项吊运发生碰撞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4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9471.8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单晶硅辐照控制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堆堆芯辐照孔道、待辐照的单晶硅;沿反应堆堆芯辐照孔道的i个高度设置了对应的i个中子探测器;控计算机、单晶硅位置控制装置;主控计算机:在单晶硅位于第N高度时、用“位于第N高度的第N中子探测器的瞬时中子注量率ZLLN”进行积分、得到“单晶硅位于第N高度时的辐照积分总通量ZTLj,N”;根据“单晶硅位于第N高度时的辐照积分总通量ZTLj,N”、…、“单晶硅位于第1高度时的辐照积分总通量ZTLj,1”求和、得到“单晶硅已获辐照总中子通量ZN”;若“单晶硅已获辐照总中子通量ZN”达到“第N阈值”时,输出由第N高度移动到第N+1高度的“第N提位位移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2316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46799.1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模式的便携式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及装置,该系统采用EPD的半插入存放形式,实现了高度系统化和集成化,在共享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EPD的自动化收发和数据管理,同时兼具便携性和可扩展性,可满足临时监测场合的监测需求;该系统的使用可优化EPD的使用管理,简化使用人员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化读取,可降低监测过程的出错概率,并提高监测效率和设备使用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共享模式的便携式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及装置,基于共享模式,提高检测系统使用率,同时兼具便携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临时特殊监测场合下的外照射个人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05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7098.6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镉格架解体方法,用于对包括围板、底板、支撑板、贮存单元的镉格架进行拆解处理,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S1、完成贮存单元抽离;S2、完成围栏与围板之间的分离、围板与支撑板的分离、围板与底板的分离,在进行所述分离时,采用机加工设备完成被分离部件之间连接螺栓上防松焊点的去除,对未咬死螺栓,采用扳手进行拆卸,对咬死后螺栓,采用钻头进行拆卸。采用本解体方法,可有效减少因为拆解所形成的废物数量,便于后续放射性废物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00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494082.8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费瑞银 , 刘省勇 , 李成业 , 谭世杰 , 刘荣 , 张士朋 , 邵红 , 张文利 , 罗文广 , 何子昂 , 廖佳涛 , 偶建磊 , 赵登山 , 郭振武 , 孙新峰 , 李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装载井温控冷却系统,温控装置包括控制执行组件和用于监测装载井水温的温度监测组件,温度监测组件包括若干与控制执行组件相连接的温度感应元件;冷却装置包括设于装载井内的吸水泵以及连接乏燃料水池和装载井的连接管组,吸水泵与控制执行组件相连接,当水温升高到设定的数值后,控制执行组件便启动吸水泵的电机而将高温水抽出至乏燃料水池内以进行冷却;当装载井内的水温降低到设定的数值后,控制执行组件便关闭吸水泵的电机而停止抽水至乏燃料水池,如此实现装载井内水温的调节,使得装载井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达到保证装载井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00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494372.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及其堵漏方法,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包括堵漏机构,堵漏机构包括堵漏盖板和若干密封圈条,堵漏盖板向内凹陷形成有堵漏腔,堵漏盖板上开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与堵漏腔相连通,各密封圈条均固定安装于堵漏盖板的外边缘,且各密封圈条和隔离框位于堵漏盖板的同一侧。堵漏盖板的堵漏腔可封堵住乏燃料水池池底的大型裂口位置,当堵漏盖板上的抽气孔与乏燃料水池厂房内的抽真空装置相连通时,堵漏盖板内的堵漏腔中的空气即可被抽离,进而堵漏盖板可受到外界压力而被按设于乏燃料水池的池底,如此便保证了放射性水液无法自大型裂口位置处外泄。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7798.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环境与常压环境之间的动态载荷传导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外拉杆、外法兰盘、波纹管组件、内拉杆;外拉杆的一端与力学试验机链接,外拉杆的另外一端与外法兰盘连接;外法兰盘的一端连接外拉杆,外法兰盘的另外一端连接内拉杆;波纹管组件一端与外法兰盘连接,波纹管组件另一端与真空空间的外壁连接;所述的内拉杆一端穿过空心的波纹管组件与外法兰盘连接,所述的内拉杆另外一端与真空空间内的夹具连接;实现密闭、真空空间内力学试样的载荷动态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073511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55833.5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5J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硅棒抓取装置及抓取方法,该装置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外筒、提杆及至少两个夹臂;夹臂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及第一夹爪,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均分别与外筒及第一夹爪铰接连接,且第一铰接杆与外筒铰接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上设置有与齿条齿啮合的齿,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相互平行;夹臂环布于提杆的四周,提杆用于驱动第一铰接杆绕第一铰接杆与外筒的铰接点转动。该方法中包括在中间水池中对硅棒及硅桶进行暂存,且暂存后仅将硅棒由保存水中取出。本发明有利于减小生产人员工作过程中所处环境的辐射剂量,提高辐照硅生产效率,削弱生产人员对辐射的惧怕心理,提高对硅棒抓取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79363.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式旋转辐照装置及辐照方法,包括: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用于带动辐照试件进行旋转;屏蔽单元,所述屏蔽单元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一侧,所述屏蔽单元包括屏蔽箱体及屏蔽门体;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体内部,所述移动单元上放置有放射源,当所述屏蔽门体打开时,所述移动单元可带动所述放射源朝向所述辐照试件移动并对所述辐照试件进行辐照,本申请既满足了待照设备脱水辐照的需求,又通过旋转单元带动辐照试件在辐照时能够转动大大提高了受照均匀度,拆装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放射源取放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尺寸设备、材料的干式辐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7427.9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容器的屏蔽性能扫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放射源和探测器,第一升降组件的固定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放射源设置在屏蔽容器内,且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放射源上下移动,第二升降组件的固定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探测器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端固定连接,探测器设置在屏蔽容器外,第二升降组件驱动探测器上下移动,且探测器与放射源相对静止设置。本发明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的配合,可以实现放射源在屏蔽容器内上下运动,并通过第二升降组件控制探测器配合放射源,可以实现轴向方向上的屏蔽性能扫描检测,解决了现阶段的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屏蔽性能检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