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1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36091.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丽莉 , 马海福 , 黄代顺 , 崔怀明 , 卢毅力 , 邓坚 , 张渝 , 张明 , 曹锐 , 黄涛 , 陈亮 , 罗跃建 , 钱立波 , 吴丹 , 陈伟 , 向清安 , 杜鹏 , 党高健 , 熊青文 , 申亚欧 , 张婷 , 方维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水冷却系统及方法,包括压力容器下封头,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侧设置有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压力容器下封头与所述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之间形成冷却介质流道,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保温层流道注水管入口,注水管线的注水出口与保温层流道注水管入口之间设置有非能动注水挡板,非能动注水挡板与注水出口铰接;安全壳大空间内的冷却介质产生浮力推动非能动注水挡板开启,以使冷却介质进入冷却介质流道内对压力容器下封头进行非能动循环冷却。实现了安全壳大空间内冷却介质的非能动自然循环,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淹没压力容器下封头。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7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054204.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8/25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数可选模型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确定模拟某个现象的可选模型的数量;获取每一个可选模型的最佳权重因子;将各个可选模型的输出乘以最佳权重因子并加和,构建最佳融合模型;本发明通过获取多个可选模型进行最佳权重因子,并构建最佳融合模型,能够消除程序中存在复数个可选模型时人为选择模型可能引入的认知不确定性,同时通过构建最佳融合模型使得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解决在缺乏实验数据支撑时模型可能存在的不适用问题,大大增加程序模拟的精度,减少模型在模拟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性,在提高安全分析可靠性的同时更准确地预测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40209.9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技术两相排放载荷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瞬变过程中的两相排放载荷数值分析系统。本发明中,分析对象识别模块用于获取不同的部件的排放系统设计特征,通过数据传递模块传递给数值分析模块进行建模和计算;所述数值分析模块计算获得的关键参量信息通过数据传递模块传递给关键数理分析模块,关键数理分析模块根据分析对象识别模块所获得的排放系统设计特性对于不同的管道采用不同的数值分析方法,关键数理分析模块获得排放系统各个管道所受载荷的实时变化数据信息。本发明使得复杂两相排放问题中从获得热工水力参量变化至最终获得冲击载荷这一分析过程标准化、统一化、简捷化,为排放过程力学分析、设计优化提供相应的分析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37.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的参数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包括输入待分析的参数,并在其中抽取敏感性分析样本;模拟计算输出所需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时间标记;构建B样条基函数;构建翘曲函数的样条基函数;进行配准计算,将对齐后的曲线进行取值离散,并获取离散点;执行敏感性分析计算,输出离散点处的各参数的敏感性度量;构建各参数重要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及确定各时间阶段内的参数中的重要参数;本发明在核反应堆运行和事故工况的敏感性分析中,可以不依赖于专家经验,快速准确地确定各输入参数的重要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而确定各事故阶段下的重要参数,达到连续跟踪核反应堆运行和事故工况中重要参数及其重要度变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414032.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压水堆核电厂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整体安全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由能动安注系统和非能动安注系统组成的安注系统,由能动堆腔注水系统和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组成的堆腔注水系统,由能动安全壳喷淋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排热系统组成的安全壳排热系统,由辅助给水系统、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组成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排热系统。本发明以非能动安全系统作为能动安全系统的补充,充分利用非能动技术,综合考虑核电厂的纵深防御层次与需求,强化了纵深防御,更好地应对核电厂可能出现的预计运行事件、设计基准工况、设计扩展工况(包括严重事故)下的能量移除,大幅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71648.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核电厂停堆工况主泵停运后的安注触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定是否有停堆工况下主泵停运信号、判定是否有热管段低水位保护信号,若上述判定结果均为:“是”,则生成:停堆工况主泵停运安注信号;S2、反应堆一回路的安注系统收到停堆工况主泵停运安注信号后触发执行安注动作;上述核电厂停堆工况主泵停运后的安注触发方法:用于实现以停堆工况主泵停运和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为双约束的触发安注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8752.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低压安注系统、方法、介质,包括全压补水系统、低压安注系统、ADS卸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全压补水系统的出水端与压力容器的下降环腔连通,低压安注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压力容器的上腔室连通,ADS卸压系统的卸压端与所述压力容器的稳压器的顶部连通,控制系统的信号端分别与所述全压补水系统、所述低压安注系统和所述ADS卸压系统的信号端电连接。本发明中,冷却剂系统压力较高时通过全压补水系统进行堆芯补水,当堆芯补水箱水位降低后,ADS卸压系统阀门开启,通过ADS卸压系统持续进行冷却剂系统卸压,降低堆芯压力,然后通过上腔室注入的低压安注系统进行补水,实现对堆芯长期淹没和有效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69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418693.1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对所有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卸压事故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核电厂重要状态参数和设备状态情况判定事故发生原因;S2、根据判定的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对应措施的排除故障操作;S3、若排除故障操作成功,则执行S31;若排除故障操作不成功,则执行S32;S31、选择完好态的蒸汽发生器并对其进行给水控制操作和排汽控制操作,直到达到冷停堆状态;S32、选择故障态的蒸汽发生器并对其进行给水控制操作,直到达到冷停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688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钱立波 , 陈伟 , 张晓华 , 吴丹 , 陈宏霞 , 杨帆 , 朱加良 , 何鹏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的基准整定值信息;S2:确定事故规程整定值的不确定性,根据基准整定值信息和事故规程整定值的不确定性,采用事故规程整定值方法,计算得到安全壳正常情况下整定值信息、安全壳事故工况下整定值信息;S3:进行事故规程整定值的归纳与合并,得到简化后的整定值信息;S4:根据简化后的整定值信息,进行整定值的验证,判断核电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若没达到则重复执行步骤S1至S4继续调整,直至产生最优化的事故规程整定值信息。本发明提升了事故规程的应对事故、恢复电厂状态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5291.4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钱立波 , 丁书华 , 吴清 , 冷贵君 , 刘昌文 , 高颖贤 , 李仲春 , 蒋孝蔚 , 何晓强 , 陈伟 , 吴丹 , 党高健 , 冉旭 , 喻娜 , 申亚欧 , 黄涛 , 杜思佳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全范围SGTR事故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蒸汽发生器窄量程水位及二回路放射性高信号,判定发生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S2:当发生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后,判断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的类型;S3:根据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法。本发明根据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特点,通过设置对应的事故处理方法,快速有效处置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类事故,可降低向环境的放射性释放,极大的拓展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处理策略的应对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