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74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6775.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建立一种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模型计算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条件下的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组成成分;根据计算的组成成分结果,制备一系列模拟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的二氧化锆掺杂二氧化铀燃料;然后测量模拟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掺杂二氧化铀材料的杨氏模量、硬度、断裂韧性、断裂强度力学性能数据;然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一种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条件下二氧化铀陶瓷燃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预测二氧化锆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力学性能,有助于准确评估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堆内反应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1536996.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成都邦普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合金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钨合金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定配比的钨粉、镍粉、铁粉混合制成钨合金粉;将蜡基、醇基、联合剂与溶剂混合配制成能雾化的球形化粘接剂;在翻转滚动的模板小球表面交替喷上雾化的球形化粘接剂和撒上钨合金粉,制得钨合金空心球毛坯;将钨合金空心球毛坯进行脱脂和烧结,并经滚磨得到钨合金空心球。钨合金空心球的成品率大幅提高,达到80%‑85%。由钨合金空心球制成的树脂粘接板具有更优异的γ射线质量衰减性能,可以实现通常笨重屏蔽体的轻量化。钨合金空心球在辐射屏蔽、装甲防护、吸能减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5133.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16C60/00 , G01N25/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掺杂氧化物核燃料的热导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掺杂材料对热传导过程中声子的散射系数计算模型;掺杂材料形成AxBy型固溶体材料;步骤2,分别建立掺杂材料中A类点阵缺陷和B类点阵缺陷所产生的声子散射系数计算模型;步骤3,建立计算替代原子导致的声子散射系数模型;步骤4,建立前述步骤中各声子散射系数模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步骤5,根据前述步骤中的结果计算掺杂材料的热导率。本发明基于掺杂前氧化物材料的热导率数据,经过计算即可直接获得掺杂后材料的热导率,无需额外单独制备热导率实验测量所需的标准尺寸样品,从而能够快速反映被研究材料产品的热物理性能状态,降低新材料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8772.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内压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介质储存件,所述介质储存件至少用于储存试验用的试验介质;介质流通组件,所述介质流通组件与介质储存件连通,至少用于将介质储存件内的试验介质导流至增压输出组件内;增压输出组件,所述增压输出组件与待试验的试件连通,至少用于将试验介质增压后,输出至试件内;试验炉,所述试验炉上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升温的加热组件;所述试验炉内的上部和下部还各安装一夹具,试件沿竖直方向布置于试验炉内,两夹具至少用于将试件的两端夹紧固定。本发明通过第一加压阀与液压缸的相互配合,可在一定增压比下,向试件内通入所需要的压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7327.9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雾化喷盘装置,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导流管和喷盘本体,导流管的端头伸出喷盘本体下表面,所述导流管伸出的端头外周为正弦曲线型结构;所述喷盘本体包括上喷盘和下喷盘,所述导流管装配于上喷盘中部,所述下喷盘内侧环绕于所述上喷盘外侧周向设置,所述上喷盘外侧和下喷盘内侧之间形成环缝流道,所述环缝流道从上端进口到下端出口方向朝所述导流管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环缝流道为拉瓦尔型流道;采用本方案,通过设置成起伏状的端口形状,通过起伏高点和地点的结合,能提高粉末收得率和细粉收得率,能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产生水滴形片状金属,以及完全避免高压气体在导流管下方形成气封导致堵孔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98460.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气冷反应堆燃料包壳用奥氏体不锈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超临界气冷反应堆燃料包壳用奥氏体不锈钢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19~23%Cr,24~26%Ni,0.03~0.1%C,0.6~1.0%Nb,0.2~0.8%Si,0.6~1.0%Mn,0.8~2.2%Mo,1.5~4.5%W,P≤0.008%,O≤0.003%,余量为Fe;Mo和W两者相互协同,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方式,W和Mo的质量比为1.8:1~2.2:1,还可添加0.003~0.01%B和/或2~4%Al,且Cr和Al质量百分数≤24%,保证了所得不锈钢的固溶强化效果,也具有析出强化效果,提高了不锈钢的力学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35233.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中子吸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子吸收体材料组份包括Ag‑I n‑Cd合金基体以及弥散均匀分布于Ag‑I n‑Cd合金基体中的氧化钇颗粒。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称取Ag、CdO、I n、Cd、Y原料;步骤S2、采用多阶段熔炼工艺将Ag、CdO、I n、Cd、Y原料熔炼得到含有氧化钇颗粒的Ag‑I n‑Cd合金,多阶段熔炼工艺包括至少两个阶段的熔炼;步骤S3、将Ag‑I n‑Cd合金进行轧制变形处理,轧制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所提出的含有弥散分布的氧化钇颗粒的Ag‑I n‑Cd合金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升了50%以上,在材料强度方面提升显著,且并不会对延伸率造成明显的下降,十分适用于制作控制棒芯体,从而保障核反应堆长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1029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505921.6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校正大型箱体结构件角焊缝变形的方法,包括:将箱体围板通过高能束打底焊接箱体,然后通过传统的焊接对打底焊接处进行填充焊接;计算变形状态下焊缝及其预设范围内的区域产生的应力值,并计算施加热源后焊缝及其预设范围内的区域产生的应力状态;确定焊缝内部自熔所需施加的第一温度场,施加第一温度场用于消除箱体围板中间部分朝箱体外的变形量;确定焊缝外表面自熔施加的第二温度场,施加第二温度场用于用于消除箱体中间部分朝箱体内的变形量,本方法可有效保证箱体结构件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校正焊接变形;利用有限元计算手段研究大型箱体结构件角焊缝变形机理,实现研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0562.0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电化学实验用样品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圆盘、薄管样品固定夹具和薄片样品固定夹具;固定圆盘上设置有若干竖向螺纹通孔,等间距分布在投影位置四周;薄管样品固定夹具包括定位螺柱,以及铂筒对电极和管状工作电极,铂筒对电极和管状工作电极呈同心布置;薄片样品固定夹具包括定位螺柱,以及片状工作电极和铂片对电极,定位螺柱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定位样品夹,片状工作电极和铂片对电极可拆卸式安装在定位样品夹上,片状工作电极和铂片对电极对称分布在定位螺柱两侧。本发明解决了高压釜中进行电化学实验时电力线不均匀、重复性差、管材样品测试信号不完整以及无法同时对样品进行多通道测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33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418649.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O2‑ZrO2陶瓷燃料显微组织分析用样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显微组织分析用样品采用氟化氢铵和高纯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作为蚀刻剂,所述氟化氢铵和高纯去离子水的配比为1g:1ml;将所述混合溶液用于蚀刻UO2‑ZrO2陶瓷燃料,蚀刻后UO2‑ZrO2陶瓷燃料用于显微组织分析。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显示出新型、高性能UO2‑ZrO2陶瓷燃料芯块清晰的显微组织,特别是晶粒形貌和晶界轮廓,为优化UO2‑ZrO2陶瓷燃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改进奠定了基础;且工艺技术路线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对工艺设备和相关实验器皿无苛刻要求,易于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