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1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44849.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料地聚物浆材的自动化混合设备及智能控制注浆方法,涉及注浆工程领域,可以在现场注浆时通过监测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的变化,合理调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掺料配合比,使控制浆液在一定范围内流动,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料箱、混合仓、储浆箱、注浆泵、注浆管路;所述自动化混合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各个阀门以及控制电机的计算机,并且所述计算机连接流量计以及压力计。注浆时实时监控,进行动态控制。本发明具有智能化、一体化和可操控性强等优点,还可使注浆工程节省资源、高产高效,大大提高了注浆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并且非地质聚合物的多料混合及控制也可以参照此发明。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8806.9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冻融损伤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土石混合体冻融损伤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冻融机构、夹持组件以及压力组件,夹持组件与冻融机构、压力组件对应设置;冻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上的冻融箱,冻融箱内开设有相互联通的冻融室和控温室,冻融室内设置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传动连接有升降组件,控温室内设置有控温组件;压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上的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部和压力部。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夹持组件,使得装置可以自动进行转移,避免土石混合体试块或试验环境的温度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6925.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体侧限压缩变形的细观力学预测方法,包括:对基质土进行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基质侧限压缩模型和基质的初始孔隙比;构建宏细观应变联系;基于基质侧限压缩模型和宏细观应变联系得到任意土石混合体压缩应变下的基质压缩应力;构建应力传递模型,基于应力传递模型和基质压缩应力得到土石混合体压缩应力;基于土石混合体压缩应力预测得到土石混合体的侧限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本发明实现了考虑基质非线性变形特征的土石混合体侧限压缩变形的准确预测,具有计算流程简单,参数少和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预测方法具有一般性、适应范围广,便于工程应用,降低了土石混合体的制样和试验的财力、物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1756.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融循环下边坡模型水分迁移测试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部为岩土介质边坡模型,并且模型底部与自动补水装置连接。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试样补水槽,气压平衡管及马利奥特瓶,试样补水槽中添加荧光示踪剂以对边坡内部的水分迁移过程进行全程直观的观测。该装置的冻融循环系统包括上冷浴板,冷浴装置,下常温板,常温水泵以及连接管路,以模拟实际大气环境变化引起的边坡冻融循环。该装置包括激光位移计,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紫光灯和数码摄像机,对边坡模型变形过程中的位移、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数据采集,为所需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基础。通过冻融循环系统模拟大气环境对边坡模型的升降温作用,观测边坡模型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变形及内部水分迁移过程。为寒区边坡地质灾害的机理研究及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52033.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基固废‑土‑石复合体的多阶段剪切强度计算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地质力学和固废利用的交叉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制备煤基固废‑土‑石复合体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物理力学信息;配置固废和土体的混合基质,配置基质和块石的界面试样;借助室内直剪试验,测定基质和界面试样的峰值剪切强度参数和残余剪切强度参数;基于宏‑细观强度关联式和所述基质与界面的剪切强度参数,计算不同块石含量煤基固废‑土‑石复合体的峰值和残余抗剪强度;该方法仅包含组分力学参数和块石体积含量两类,具有一般性和简易性。本发明在岩土加固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具有显著的资源再利用效果、降低环境影响及提高经济效率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3084.3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24 , G01N1/28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质充填破碎岩体的细观单元及数值试验参数校核方法,包括:确定细观非均质单元的组分和结构形式;分别进行非均质单元和各组分的室内制备;设定试验工况,基于试验工况对非均质单元和各组分进行力学测试;分别构建非均质单元和各组分的数值模型,根据力学测试结果对各组分的数值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基于标定后的参数和非均质单元进行数值试验,通过数值试验结果对标定后的参数进行校准。本发明利用细观力学单元模型和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由环境、操作人员以及样本制备带来的试验不确定性,为工程提供更加可靠的力学参数和数据支持,克服了当前基质充填破碎岩体数值试验中细观参数校准方法的明显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8038.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冻融作用下深部土可视化平面劈裂注浆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从浆液在深部土中的平面劈裂问题入手,建立一个可模拟经历过冻融作用后的深部土的可视化平面劈裂注浆的装置,来研究浆液在这种特殊工况下的流动扩散行为以及土体的注浆响应。所述装置包括注浆箱体、地应力加载系统、储浆罐、空气压缩机、制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准备工作;装样,埋设传感器;连接仪器设备管路;施加地应力,开启冻融循环;开始正式注浆试验;试验收尾。该设备可实时观察浆液在深部土中的平面劈裂扩散及浆脉发展情况等,具有可控性强、贴切真实工况、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48037.5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33/138 , E21B7/00 , E21B36/00 , E21B49/00 , E21B4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冻融作用后井筒围土注浆加固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用于模拟这种特殊工况下的浆液流动扩散机理及加固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装置包括注浆箱、反力架、储浆桶、空气压缩机、制冷机和数据采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准备工作;连接仪器设备管路;施加地应力,冻结土体;开始注浆;试验收尾;数据处理,准备下一个试验。可实现不同冻结温度、不同地应力的调控,分别来模拟井筒冻结施工时的不同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围土在注浆时的扩散形式及注浆响应,具有可控性强、贴切真实工况、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27896.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融作用下粗粒土常水头渗透并行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工试验领域。来研究粗粒土的渗透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的参数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包括渗透箱体、大型供水箱、试样套筒、冻融循环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渗透箱体的顶口处安装有箱体上盖,所述大型水箱设置在渗透箱体的上方,并且大型水箱底部连通有贯穿所述箱体上盖的总注水管;在所述渗透箱体中设有若干试样容置区,所述试样容置区中设有连通总注水管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上方可拆卸的安装有与其对接的试样套筒;所述冻融循环系统伸入渗透箱体中对试样套筒的温度进行调整。具有节省资源、可操控性强、贴切真实工况、原理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7897.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砂层非稳态柱形渗透注浆扩散规律获取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隧道工程等技术领域。通过非稳态分析,解决以往稳态计算模型中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都保持不变假设的不合理性,使注浆计算结果更可靠,与现实工程更贴切。步骤1、根据地质条件和注浆工程需求,明确注浆治理范围,确定模型参数;步骤2、建立控制方程;步骤3、将浆液、孔隙水控制方程用有限容积法进行离散;步骤4、利用数值计算求解离散方程组;步骤5、分析求解结果。本发明考虑了注浆工程中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的不稳定性,提高了浆液扩散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