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床煤气化细渣黑水多能量场协同高效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2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2896.2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床煤气化细渣黑水多能量场协同高效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从气化炉获得的气化细渣经过文丘里洗涤器处理获得黑水,黑水在浓缩池内浓缩;将黑水通过泵送到真空力场脱水系统,经脱水获得滤饼;将滤饼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振动和压力耦合力场脱水系统进行进一步脱水;将滤饼通过皮带机输送到热烟气干燥系统进一步脱水,滤饼和热烟气进行热交换进一步脱水;将真空力场脱水系统脱除的水混入到工厂水中循环使用;将热烟气干燥系统获得的滤饼输送到动力锅炉工段与原煤掺烧脱碳。本发明最终获得能够满足运输和粉体化的低水分滤饼,减少滤饼填埋带来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同时实现煤系固废资源高效与洁净化利用。

    一种真空抽滤-机械挤压集成的煤气化细渣连续脱水腔体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8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030063.6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抽滤机械挤压集成的煤气化细渣连续脱水腔体及方法,包括液压部件、腔体主体、真空过滤部件、密封承压插板,所述腔体主体为一个四侧开圆孔的中空长方体,且顶部与底部开口,圆孔开设于腔体主体的侧壁偏下部,圆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腔体主体底部开设有一个插板槽;所述真空过滤部件外壁设置有与圆孔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真空过滤部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入腔体主体侧壁的圆孔中;所述液压部件的下端为活塞头,活塞头设置于腔体主体顶部内,且与腔体主体的内壁贴合;所述密封承压插板插入腔体主体底部的插板槽中。本发明具有排水速度快、脱模效率高,压滤所得滤饼水分分布均匀、不易滚动、利于堆放且设备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复合型固化剂的方法及其在修复矿区土壤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92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80882.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用于修复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复合型固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不同类型的沸石分子筛;步骤2,测定待修复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步骤3,测定步骤1所制备的不同类型的沸石分子筛对待修复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效果;步骤4,由步骤3所得修复效果,将不同类型的沸石分子筛复配,得到复合型固化剂。本发明在解决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所导致的生态问题的同时,实现了粉煤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粉煤灰填埋对土地的占用。

    一种采用捣固焦炉同时生产机焦和型焦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53119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23981.6

    申请日:2015-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捣固焦炉同时生产机焦和型焦的工艺,工艺步骤:a、在装煤车中,沿着竖直方向通过捣固锤对装入的配型煤进行捣固,得到上表面为坡面形状的配型煤煤饼;b、将上表面为坡面形状的配型煤煤饼推入炭化室,配型煤煤饼与炭化室内壁形成斜底炉的结构,从炭化室顶部将型煤装入炭化室,使型煤堆放在配型煤煤饼上;c、焦炭成熟时,焦侧炉门向一侧翻开,型煤焦借助配型煤煤饼焦上表面的坡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出炭化室,待型煤焦全部滚出后,再通过推焦车将下部配型煤煤饼焦推出。本发明利用传统捣固焦炉,并且在不对传统捣固焦炉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同时生产机焦和型焦,增加了焦化厂的产品种类,为传统焦化厂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纳米气泡和微米气泡梯度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24611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259249.6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气泡和微米气泡梯度发生器,包括喷嘴、第一混合段、第一自驱动旋转叶轮、第一渐扩段、吸气室、第二混合段、第二自驱动旋转叶轮、第二渐扩段和气相入口管,喷嘴、第一混合段、第一渐扩段、吸气室、第二混合段和第二渐扩段依次通过螺纹或法兰或焊接的方式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装置前半部分利用强化的水力空化效应析出纳米气泡,在装置的后半部分采用射流引气的方式形成微米气泡,通过改变第一自驱动旋转叶轮的转速,调整析出纳米气泡的大小和浓度,第二自驱动旋转叶轮能够改变气液两相流场的湍流强度,从而影响气泡的大小和分散程度,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有利于实现装置的工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