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094855.0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 E21F5/04 , B05B15/68 , B05B7/26 , G06V20/4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H04N2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空间尘源智能识别‑追踪精准降尘系统及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井下作业空间的粉尘实时视频图像并反馈给尘源识别‑追踪与喷雾控制单元;接着尘源识别‑追踪与喷雾控制单元接收反馈的粉尘实时视频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井下作业空间内的粉尘粒径分布情况及粉尘运移轨迹,进而发出控制指令给自适应喷雾降尘单元,最后自适应喷雾降尘单元根据尘源识别‑追踪与喷雾控制单元的指令实时调整雾场覆盖范围和雾滴粒径分布,实现对井下作业空间内粉尘灾害的源头精准治理。整个过程无需较多传感器即能实现粉尘粒径分布识别及粉尘运移状态追踪,并根据监测情况对空间内的粉尘进行高效精准降尘,具有适应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3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1297.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GAN‑CNN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方法和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煤矿井下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监测数据;构建WGAN网络模型;对WGAN网络模型中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多次交叉迭代训练;将WGAN网络模型的生成数据集与原始数据集混合,将其一部分用作为训练数据集,另一部分用作为测试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输入CNN回归预测网络中进行多次迭代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并保存其相关参数;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基于WGAN网络模型和CNN回归预测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模型;获取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的实时数据,实现对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56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413552.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阵列式生物特征采集系统,包括:壳体;采集面板,所述采集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采集模块,所述多个采集模块阵列式排布于所述采集面板之下;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采集模块对所述采集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静脉信息、掌纹与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不仅能够通过同一设备实现对多种生物特征的采集,简化采集设备与采集过程,还能够保证不同部位生物特征的采集效果相近,从而提高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20693.8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载热驱替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煤样夹持器,包括:工作腔体、弹性高压胶套,高压胶套内嵌煤样;煤样一端连接定量传输热蒸汽和/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源部;煤样另一端通过轴压柱与液压动力系统的液压顶缸接触;高压胶套外壁和工作腔体内壁之间的环压油腔与液压油动力部相通;煤样的另一端通过穿过轴压柱的第一管路分别与甲烷定量供气装置、抽真空装置和带有检测阀门控制的残余气体含量检测装置并联相通连接;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好处是:针对传统常温二氧化碳驱替效果不显著,提出向煤体注入载热二氧化碳提高驱替效果,本装置可研究不同注气压力和温度下,载热二氧化碳协同水蒸汽驱替煤体瓦斯的实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5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13552.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阵列式生物特征采集系统,包括:壳体;采集面板,所述采集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多个采集模块,所述多个采集模块阵列式排布于所述采集面板之下;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采集模块对所述采集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静脉信息、掌纹与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不仅能够通过同一设备实现对多种生物特征的采集,简化采集设备与采集过程,还能够保证不同部位生物特征的采集效果相近,从而提高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1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28024.7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9K8/467 ,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38/02 , C04B11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467 , C04B28/04 , C04B38/02 , C04B38/10 , C04B2111/00017 , C04B2111/40 , C04B2103/44 , C04B2103/465 , C04B18/12
Abstract: 一种基于钻孔渣屑的轻质高膨钻孔密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轻质高膨钻孔密封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注浆干料和水。其中注浆干料包括硅酸盐水泥、钻孔渣屑、发泡剂、保水剂和粘稠剂;各物质在组成注浆封孔干料时的重量份依次为:2.5~3份的硅酸盐水泥,6~7份的钻孔渣屑,0.765~1.2份的发泡剂,0.255~0.4份的粘稠剂,0.255~0.4份的保水剂。此外,注浆干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9~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钻孔渣屑的轻质高膨钻孔密封材料具有配制简单,快速反应,绿色环保,节约成本,可泵性强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封孔的效率和质量,尤其适用于长度比较大或倾角比较大的钻孔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40327.3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脉冲与煤层注水相协同的煤层增透方法,适应于提高低透气、高瓦斯区域煤层的抽采率。首先,在煤层中施工负电极钻孔和正电极钻孔,然后将高压胶管送至钻孔中部,封闭钻孔后向煤层中注入一定压力的离子水,保持恒定水压20-30天,通过排水系统将钻孔内的离子水排出。将正电极和负电极送至煤层中部,使正电极和负电极接触煤壁,然后通过防爆高压控制台和高压放电开关向煤层进行放电,击穿煤层。取出正电极和负电极,将负电极钻孔和正电极钻孔连入瓦斯抽采管路。本发明通过向煤层中注入离子水,增强了煤体的导电性,再利用高压电脉冲产生的能量直接作用于煤体,使煤体产生大量裂隙,能够有效的增加单孔瓦斯抽采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6969.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滴‑尘粒‑风流三相耦合降尘试验系统及方法,试验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第二端安装有抽风机,其配置为在巷道内产生负压使得巷道内产生由巷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的风流场;雾化测试与降尘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喷头、喷雾泵和溶液桶,配置为喷雾泵将与之相连通的溶液桶内的液体以雾滴的形式由喷头喷入巷道内;粉尘供给装置,包括定量投尘机构和至少一个风扇,其中,定量投尘机构配置为向巷道内投放粉尘,风扇配置为将粉尘均匀混合于风流场中;粉尘浓度与风速测量装置,包括:粉尘浓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配置为监测巷道内粉尘的浓度信息,风速传感器配置为监测巷道内的风速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981297.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GAN‑CNN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方法和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煤矿井下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监测数据;构建WGAN网络模型;对WGAN网络模型中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多次交叉迭代训练;将WGAN网络模型的生成数据集与原始数据集混合,将其一部分用作为训练数据集,另一部分用作为测试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输入CNN回归预测网络中进行多次迭代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并保存其相关参数;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基于WGAN网络模型和CNN回归预测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模型;获取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的实时数据,实现对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220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963586.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道热插拔的柔性点阵式肌电信号无线采集系统,包括若干柔性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和主控单元。若干柔性无线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完全贴附于人体各个位置,采集人体肌电信号并发送;主控单元与上位机连接,用于接收柔性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人体肌电信号,并合成肌电图像,发送至上位机。本发明可以实现采集通道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插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快速维修性、冗余性和对故障的及时恢复能力等,增加采集系统的适应性与便利性;同时可以实现柔性无线数据采集模块的自由增减,提高了采集系统的扩展性以及穿戴过程中的舒适性。在保证采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肌电信号数据采集的针对性、可控性,增加了采集系统的灵活性、便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