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盖内置辐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6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61987.0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盖内置辐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腔楼盖内部设有呈多层网状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换热装置设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第一换气装置设于第一通道的一端;第二换气装置设于第二通道与室外连接的另一端;检测装置分别设于室内、室外以及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通过采用多层网状的通道,优化空气流动,增强热交换效率,以及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作为换热装置,并辅以不同的换气装置,通过对通道、室内外的环境检测,从而改变换热装置以及换气装置的工作模式,实现能够根据环境进行实时调节以及精准控温的效果。

    一种基于空腔楼盖建筑储能和暖通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58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97061.5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腔楼盖建筑储能和暖通一体化系统,箱体部件内部为空腔,发电部件和振荡部件设于空腔中;压缩控温部件设于安装腔;热水部件设于安装腔中;储能部件设于安装腔;出气部件设于安装腔;循环部件设于安装腔;本发明通过采用发电部件和水力发电部件发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外界能和水力落差的方式进行供电和储电;采用压缩控温部件对室内气体吸取,在通过储能部件进行热交换,进行降温和升温,便于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采用气体作为储能材质,提高储能效果;通过设有循环部件保证了储能部件运行的稳定;通过风机部件将储能部件周围的气体吹入室内,对于整个空腔的气流流动工作,暗管位置及空腔体内可布置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微型风机进行补压。

    一种采用内置钢管的开洞梁及力学状态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3305.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内置钢管的开洞梁及力学状态的计算方法,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预制横梁上,根据开洞需要预设内置钢管,内置钢管中通过支撑件设有作为预留孔洞的内模管,作为预留孔洞的管道设置在矩形的内置钢管中央,从而与内置钢管形成回字结构,不使用桁架斜撑或者斜筋,只在内置钢管上下面水平设置一排前后向与横梁中受力纵筋连接的抗剪键,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施工阶段既发挥钢筋支架作用,又为纵向受力钢筋定位,在使用阶段发挥抗剪的作用,实现一筋多用。其施工方便,能够有效减少洞口内部的裂缝,对建筑的耐久性和结构强度有益,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和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早强、高电热地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7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74319.1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强、高电热地聚物,至少由偏高岭土、碳纤维和碱激发剂三种材料制备而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氢氧化钠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搅拌混合物,得到碱激发剂,常温静置24h;步骤2:将偏高岭土粉末和碳纤维倒入粉碎机中,然后快速搅拌,得到混合粉末;步骤3:将氧化铝纤维和聚丙烯酰胺加入碱激发剂中,搅拌混合;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加入制得的碱激发剂中,先缓慢搅拌,然后快速搅拌,随后将浆体倒入硅胶模具,振捣去除浆体中气泡;步骤5:将试样在60℃下养护固化;步骤6:将固化后的试件置于400℃下15min。本发明得到的地聚物具有早强和高电热特性。

    一种考虑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3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45125.X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领域,针对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先确定开洞梁的参数,然后采用两点分级加载方式对开洞梁进行加载试验,并利用传感器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获取主应力轨迹图,确定在集中荷载下主应力集中在开洞梁两端的内置补强钢管处,因此只需要考虑开洞梁两端位置的内置补强钢管周围的力学模型,生成开洞梁两端位置的压杆‑拉杆模型,最后根据压杆‑拉杆模型STM等效的平面几何图形,计算压杆‑拉杆模型STM内所需压杆和拉杆内力,从而确定开洞梁整体的抗剪极限承载力。其步骤简单,可靠性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空腔楼盖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1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8427.7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空腔楼盖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属于建筑储能设备领域技术领域。楼盖部件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充电桩装置和蓄电池,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为充电桩充电,充电桩的充电线盘旋在大滑轮上,大滑轮受电机控制转动,电机的受控制系统控制,空腔楼盖下方开有允许充电枪、充电线延伸下去孔洞;在室内含有每个充电桩对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使得充电桩启动,充电线延伸,结束时充电线回收到空腔内。采用空腔放置充电桩的方法,能够节约室内空间,防止车辆误撞充电桩,并且能有效防止充电桩渗水,减少充电桩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预制功能性模块化楼盖的换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94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96859.5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功能性模块化楼盖的换气设备,楼体内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顶部设有第一安装腔;空调装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其调温端贯穿楼体至容纳腔;换气装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通过对第一安装腔内的空调装置进行换热;发电装置设于楼体一侧。通过在楼盖中增设空调装置便于搭配预制化模块进行安装,以及采用光伏发电的方式为空调装置进行供电,并通过空调装置对楼体容纳腔内进行冷热调控实现对容纳腔内部的温度调节,通过在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换气装置,从而对空调装置进行换热,继而保证对容纳腔内部的温度调节,不仅提高了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温度调节效率。

    一种基于共振原理的空腔楼盖发电储能火灾警报一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59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6302.9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振原理的空腔楼盖发电储能火灾警报一体系统,包括:楼盖部件内部具有空腔;簧片部件呈对称布置设于空腔通孔内;第一磁性部件设于空腔顶部;第二磁性部件设于空腔底部;弹性部件呈对称布置设于第一磁性部件上;摆动部件设于两弹性部件之间;储电部件设于空腔内;检测部件设于空腔内,其检测簧片部件摆动频率;通过采用建筑内外温差的方式,加快空腔内气流的流动,使簧片部件产生振动,通过检测部件检测簧片部件的振动频率,对当前建筑内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通过控制电路部件预警和报警,检测更加准确、速度更加灵敏;通过采用摆动部件与簧片部件产生共振,为储电部件功能,增强了整体的功能性,增强了能量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