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表面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宽角度波束扫描天线阵

    公开(公告)号:CN1139912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176532.7

    申请日:2021-10-09

    Inventor: 王俊 赵雷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宽角度波束扫描天线阵,包括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阵列和超表面。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阵列包括三个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单元。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单元包括微带结构馈电部分、上层金属线带孔的微带辐射部分和一系列金属通。超表面包括若干个矩形金属环和圆形金属贴片。本发明的波束扫描天线阵,通过在微带线的上金属层开孔结构,成功将准TEM波转化成TM波,并利用其高次模特性,实现了宽角度的波束扫描的性能;通过将其组成阵列结构,实现了高增益的性能;通过在阵列天线上放置超表面结构,来进一步拓宽天线阵列的波束扫描角度;相比传统的波束扫描天线,具有更高的增益以及波束扫描的角度。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交指结构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72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77549.4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交指结构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包括共面波导馈电部分(1)和带交指结构的SSPP传输部分(2),共面波导馈电部分(1)和带交指结构的SSPP传输部分(2)都印制在介质基板(3)上。本发明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通过在共面波导中间金属上设计周期性的交指结构,不仅将共面波导的准TEM波转化成了支持SSPPs传播的TM波,还实现了太赫兹高效的带通滤波器的性能。通过改变SSPPs的周期单元长度来控制高频截止频率的特性;通过改变交指结构的参数来控制低频截止频率特性。相比较传统的带通滤波器,本滤波器具有宽带宽,性能优越,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高黏土含量低品位黄铜矿提质降杂的浮选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3188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11702.3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黏土含量低品位黄铜矿提质降杂的浮选系统及工艺,首先将磨好的黄铜矿筛分为粗粒产物与细粒产物,粗粒产物经一次浮选回收黄铜矿,细粒产物在高黏度矿浆条件下首先采用正浮选工艺回收全部黄铜矿,然后采用反浮选工艺分离正浮选工艺所得精矿中的夹带矿泥,最终得到了高品位黄铜矿精矿。本发明将低黏土含量的粗粒黄铜矿与高黏土含量、高矿浆黏度的细粒黄铜矿分级后再分别浮选,在浮选细粒黄铜矿时,采用反浮选方法将粗选精矿中部分矿泥从粗精矿浆中浮出,本发明通过分级浮选减少了高黏度黄铜矿处理量,降低了药剂消耗,同时降低了矿泥夹带污染精矿的影响,提高了精矿品位,从而实现对高黏土含量低品位黄铜矿的高精度分选。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分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620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1292228.7

    申请日:2018-11-01

    Inventor: 赵雷 王俊

    Abstract: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分波器,包括共面波导馈电部分(1)、带双排孔的共面波导传输部分(2)和带孔的非对称共面波导传输部分(3),在带孔的非对称共面波导传输部分(3)中间有一块共用金属地(5),共面波导馈电部分(1)、带双排孔的共面波导传输部分(2)和带孔的非对称共面波导传输部分(3)都印制在介质基板(4)上。本发明的分波器,通过共面波导的中间金属开孔结构,实现了分波器的小型化;通过在共面波导的中间金属开双排孔结构,实现了高效传输,同时利于分波;通过共面波导的中间金属开孔结构实现分波;通过非对称共面波导作为传输部分来提高隔离度,相比传统的分波器,结构简单,性能优越。

    一种竖向分仓冻结的液氮冻结器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48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093939.X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一种竖向分仓的液氮冻结器及使用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中的人工冻结技术领域。包括柱状结构的冻结管,冻结管底部设有冻结管底锥,冻结管内设有供液管,供液管侧壁上设有多个喷液孔,供液管底部密封且设有小喷液孔,供液管一侧设有出气管,冻结管内壁设有与肋板数量、位置匹配的冻结管内滑槽,每条冻结管内滑槽与供液管外壁之间设有竖向的肋板,肋板宽度尺寸可调,可以精确控制供液管在冻结管内的位置,从喷液孔喷出的液氮在肋板间独立气化,通过调节喷液量就可以控制不同位置的冻结效果,使冻结管外部不同方位的冻土发展范围得到精确控制,实现提高冻结质量,节约液氮使用量,减少冻结时间,控制冻胀量的目的,而且制作简单、工艺性能好。

    一种冻结管上带有隔板的液氮冻结器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6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93943.6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一种冻结管上带隔板的液氮冻结器及施工方法,快速抢险冻结法施工中对冻结段土体进行封水加固使用。由冻结管接头、供液管和出气管构成,冻结管接头由两段冻结管和环形隔板焊接而成,在隔板内缘间隔布置可变形的弹性支座,保证供液管处于冻结管的中心。在需要冻结的分区范围内的供液管上开喷液孔,喷出的液氮在隔板之间的空间内气化吸热制冷,从而在冻结管外形成冻结壁。而在不需要冻结范围内供液管上不开孔,下部气化后的氮气沿供液管和隔板与隔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排出,从而实现在冻结深度范围上不同位置的间隔冻结,形成施工需要的冻结壁。该冻结管施工方法简单,可以节约液氮使用量,减少冻胀量,满足特殊施工要求。

    一种竖向分仓冻结的液氮冻结器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93939.X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一种竖向分仓的液氮冻结器及使用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中的人工冻结技术领域。包括柱状结构的冻结管,冻结管底部设有冻结管底锥,冻结管内设有供液管,供液管侧壁上设有多个喷液孔,供液管底部密封且设有小喷液孔,供液管一侧设有出气管,冻结管内壁设有与肋板数量、位置匹配的冻结管内滑槽,每条冻结管内滑槽与供液管外壁之间设有竖向的肋板,肋板宽度尺寸可调,可以精确控制供液管在冻结管内的位置,从喷液孔喷出的液氮在肋板间独立气化,通过调节喷液量就可以控制不同位置的冻结效果,使冻结管外部不同方位的冻土发展范围得到精确控制,实现提高冻结质量,节约液氮使用量,减少冻结时间,控制冻胀量的目的,而且制作简单、工艺性能好。

    一种供液管开槽的液氮冻结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21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04449.0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液管开槽的液氮冻结器,包括冻结管、供液装置及排气管,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排气管均通过密封板与所述冻结管密封连接;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第一供液管、第二供液管及第三供液管,所述第一供液管上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二供液管上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三供液管上开设有第三螺旋槽,所述第二供液管的一端密封设置有底板。该液氮冻结器通过供液装置对土层进行供液,并利用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以及第三螺旋槽相互层叠,改变氮气的出液量,为不同的土层提供不同量的液氮,从而适应不同土层对氮气的需求量,具有冻结速度快、效果好,节约液氮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优点。

    一种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9272.4

    申请日:2017-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5/005 G01M3/20 G05D16/16 G05D1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地表漏风裂隙封堵、井下漏风通道检测与封堵等技术,即先测量地表采动裂隙的宽度并计算裂隙漏风速度,对宽度与漏风风速超标的裂隙进行封堵,并对采空区内顶板难以跨落的进、回风巷道采用人工方式使其垮落,减少向采空区内漏风;其次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内O2浓度,根据O2浓度的大小判断采空区是否存在漏风;然后利用示踪气体法检测井下煤柱及进、回风巷等地方的漏风通道,并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堵漏的同时,采用风机‑风窗联合调压法平衡采空区与工作面风压,减少采空区漏风,防止采空区煤自燃。

    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及制作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347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405063.6

    申请日:2012-10-22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反力构件及制作组合方法,属于边坡加固技术领域。包括开有通孔的竖肋和横梁;竖肋中部预留圆柱形槽,横梁中部为圆柱形凸体,二者咬合而成,使用时能够改变咬合角度。按照组分和比例混合高强轻质混凝土;将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减缩剂和水计量后送入搅拌机,引气剂采用机械发泡后加入搅拌机,再加入轻粗骨料经搅拌后送入浇注车,然后浇注模具,模具结构使得搅拌后的料形成开有通孔的竖肋和横梁;静养,经机械锯切后蒸养制作成便携式反力构件;锚索(杆)贯穿入横梁和竖肋的通孔,端头固定在横梁上;便携式反力构件与便携式反力构件之间采用快速高强混凝土粘合剂进行粘合或细石混凝土浇注封闭的方式,形成整体性组合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