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系石墨的石墨化程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4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1020.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化程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系石墨的石墨化程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煤系石墨样品进行处理,制备适配不同测试要求的样品形式,步骤2:对样品进行分析获得数据特征,步骤3:获得样品的评价指标与结构特征,步骤4:构建样品石墨化程度评价模型,步骤5:将样品特征与石墨化模型做比对,确定样品石墨化程度。本发明基于样品数据建立样品石墨化程度动态评价模型,能够很好的兼容多种石墨化程度的评价需求,不仅适用多种样品数据类型及特征,同时满足多种评价精度需求,特别是需要细分石墨化等级时,能够直接利用,无需做出其他改变和更多的计算步骤。

    一种精准提取煤HRTEM晶格条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71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38448.X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提取煤HRTEM晶格条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煤样预处理并拍摄得到HRTEM晶格条纹图像;2)裁剪得到感兴趣区图像;3)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反傅里叶变换降噪并增强图像对比度,并将图像转换为灰度模式;4)以单个条纹连续且相邻晶格条纹彼此孤立时的灰度值为阈值进行二值化处理;5)去除噪点和边缘无效晶格条纹;6)提取得到矢量化的煤HRTEM晶格条纹图像,输出晶格条纹的形态学参数信息;7)采用相同方法和阈值进行同照片其他感兴趣区HRTEM晶格条纹提取。本发明摒弃了人工干预阈值选择的主观性,极大提高了煤HRTEM晶格条纹的提取精度和效率,为煤HRTEM晶格条纹形态学定量描述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一种煤体结构预测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62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457173.2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体结构预测方法,适用于煤层气地质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参考井,获取参考井中不同位置的观测岩心,利用观测岩心信息划分煤层煤体结构类型;获得参考井的多条测井曲线,开展该参考井所有测井曲线对煤体结构响应的敏感性分析,优选响应最强烈的三条测井曲线用于煤体结构预测,并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煤体结构参数、煤体结构预测指标函数及其二阶导数;构建煤体结构预测模型,划分模型的计算值区间,据此预测非参考井煤层的煤体结构。该方法原理科学、步骤简单且效果好,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性高。

    一种定量表征煤中开放孔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15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101568.8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表征煤中开放孔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采集的煤样进行压汞法试验,并得到相应的压汞法滞后环面积和进汞、退汞曲线;步骤2:同步对采集的煤样进行低温液氮吸附/解吸试验,并得到相应的低温液氮吸附/解吸滞后环面积和吸附/解吸曲线;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低温液氮吸附/解吸曲线的滞后环类型,区别开放孔类型煤样或墨水瓶孔类型煤样;步骤4:根据步骤3中煤样孔隙类型区别结果以及相对应孔径,表征相对应孔径的煤的开放孔含量。本专利能够完整、准确的识别煤中开放孔的含量,并可以应用于其他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比如页岩气储层、砂岩气储层等。

    一种定量表征煤中开放孔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15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101568.8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表征煤中开放孔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采集的煤样进行压汞法试验,并得到相应的压汞法滞后环面积和进汞、退汞曲线;步骤2:同步对采集的煤样进行低温液氮吸附/解吸试验,并得到相应的低温液氮吸附/解吸滞后环面积和吸附/解吸曲线;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低温液氮吸附/解吸曲线的滞后环类型,区别开放孔类型煤样或墨水瓶孔类型煤样;步骤4:根据步骤3中煤样孔隙类型区别结果以及相对应孔径,表征相对应孔径的煤的开放孔含量。本专利能够完整、准确的识别煤中开放孔的含量,并可以应用于其他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比如页岩气储层、砂岩气储层等。

    一种油气储层压裂缝扩展模拟动态监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7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1886.7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储层压裂缝扩展模拟动态监测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利用活塞对岩石试件液压加载,并借助中子照相系统所具备的实时成像功能动态监测压裂缝的延伸和扩展行为。本发明通过在压裂物理模拟过程中引入中子照相系统,克服了传统声发射技术和荧光示踪剂方法在压裂缝扩展研究时无法实时监测的弊端,解决了压裂缝延伸扩展动态实时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岩石真三轴与中子成像技术的实时配合,对研究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压裂缝的形成与延伸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焦炉煤气协同制氢固碳的蒸汽重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788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83854.1

    申请日:2015-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30

    Abstract: 一种利用焦炉煤气协同制氢固碳的蒸汽重整方法,适用于炼焦过程中使用。包括预脱氢单元、混气室和重整反应器。预脱氢单元由氢气分离腔和渗透膜管束组成,渗透膜管束安装于氢气分离腔内,由多根渗透膜管等间距排列组成,两端分设有扫气进气口和产物出气口,从预脱氢单元出来焦炉煤气与水蒸气进入混气室后通过窄檐帽形布风板上的布风孔进入重整器内,重整器内加载有细颗粒状态的催化剂和CO2吸收剂,由下至上等距离、左右错列安装有3排共6片H2渗透分离膜片。通过选择性渗透膜分离H2,同时利用活性吸收剂固定CO2。能同时实现高纯氢的制取和CO2的固定,对焦炉煤气的利用效率高且系统集成、能耗较低。

    一种超声波加载下渗流、解吸实验两用夹持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653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195859.7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加载下渗流、解吸实验两用夹持器,涉及岩心夹持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中间夹持组件、堵头、缸体、螺旋式通道、超声波换能器和保温层。中间夹持组件位于缸体内部,可夹持岩心并提供三轴应力条件;用堵头替换中间夹持组件可作为吸附解吸罐使用;缸体内有螺旋式通道供恒温流体循环,提供恒温环境;超声波换能器粘结在缸体外壁提供超声波场;保温层提供更好的恒温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超声波加载下三轴应力及恒温的实验条件,可减小超声波反射造成的失真问题,可对超声波热效应和机械振动效应进行分离,单一因素分析超声波对渗流、解吸的影响。

    一种覆压加温下煤岩孔渗电声应力应变联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3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21184.2

    申请日:2013-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压加温下煤岩孔渗电声应力应变联测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恒温箱,恒温箱内设有支撑杆、综合夹持器、推进平台、垫块及煤样,综合夹持器的上部设有实验油管,实验油管插入煤样中,实验油管的上部依次连接着电磁阀e、标准室、压力表b、电磁阀c、气压调节器及气体增压泵,所述气体增加泵的进口通过导线与气瓶相连通;实验油管的上部依次连接着压力表c、电磁阀d、水压调节器、液体增压泵及水箱。该装置可以有效模拟深部复杂地层条件下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在同一个实验条件下得到煤岩样品的孔隙度、气水相对渗透率、应力应变曲线、电阻率和声波速度,有效节约了样品、增加了实验数据精度和可对比性,给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