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下岩石冲击加载过程电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7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7812.0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下岩石冲击加载过程电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仓、高温模拟组件、电位采集组件以及冲击加载组件,岩石试样夹持在试验仓的内部,冲击加载组件与岩石试样的两端连接,电位采集组件与岩石试样的两端接触,高温模拟组件包围岩石试样,高温模拟组件包括加热仓和加热组件,加热仓位于试验仓内部且包围岩石试样,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仓内,电位采集组件和冲击加载组件均穿过加热仓的侧壁与岩石试样连接。本发明能够监测高温状态下岩石试样冲击加载过程的电位变化,准确反映其内部结构和变形状态,有效监测变形破坏过程,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一种孤岛工作面巷道防冲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60037.5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工作面巷道防冲方法,采取在孤岛工作面巷道顶板中进行多层水力割缝、并在邻近孤岛工作面巷道的煤柱中进行水力造穴的联合防冲方案,利用水力割缝增大巷道坚硬顶板的破碎程度,降低顶板强度使应力向深部岩石转移,同时增大远场动载传播时的能量耗散;利用水力造穴弱化巷道附近煤柱力学强度、使煤柱顶板沉降,降低巷道附近顶板因采空区悬顶而积聚的弹性能、使应力向采空区侧煤柱转移,阻滞顶板破断产生的动载透过煤柱向巷道传播。本发明可实现在动载与静载两个方面共同降低可诱发冲击矿压灾害的能量、降低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载荷值并低于诱冲临界值,可显著降低孤岛工作面巷道发生冲击矿压灾害的可能性、大幅提高防冲效果。

    一种临空巷道坚硬顶板水力造穴弱化防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2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42419.5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空巷道坚硬顶板水力造穴弱化防冲方法,首先判断具有诱发冲击地压危险的巷道区域,分析相邻采空区顶板断裂等动载现象发生时巷道围岩上的动静载荷状态;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条件确定水力弱化的防冲需求,再根据弱化参数对弱化效果的作用效果,选择合适的空穴布置方案,确定空穴的施工位置、角度和尺寸;然后进行水力造穴施工。本发明一方面从静载角度能够利用空穴空间对巷道围岩卸压、降低静载荷,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空穴空间阻滞远场动载荷向巷道围岩的传播、降低动载荷,实现在动载与静载两个方面共同降低可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能量、降低巷道围岩载荷值并低于诱冲临界值,可显著降低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可能性。

    水力掏煤与割缝联合的采煤工作面端头悬空顶煤落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5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7920.0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掏煤与割缝联合的采煤工作面端头悬空顶煤落放方法,利用水力掏煤和水力割缝交替联合作业对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进行弱化以实现精准控制放顶煤工作面端头悬空顶煤的最大悬空长度,先根据目标综放工作面煤层及其采空区的煤体和围岩的基础力学参数数据、内部孔隙率数据和裂隙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获得能够满足顶煤最大悬空长度符合目标要求的优选交替联合弱化顶煤技术参数后在矿井目标综放工作面现场进行“水力掏煤‑顶煤垮落‑水力割缝‑顶煤垮落”的工作面回采。本发明能够在实现有效弱化顶煤力学强度并控制顶煤最大悬空长度的前提下实现精准控制,特别适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端头悬空顶煤的弱化垮落处理。

    一种模拟测试钻孔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5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001971.2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一种模拟测试钻孔变形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内设煤岩体相似材料的模拟箱、设在模拟箱上的上压板,模拟箱的前后侧板上对称开有一圆孔,前后侧板上的圆孔经钻孔模具连通,形成模拟钻孔环境,在模拟钻孔内设置连有导压管的胶囊压力感应器,导压管的外露端经三通分别连有单向阀和压力表。测试方法:将胶囊压力感应器送入箱体内的钻孔中,对钻孔施加应力,同步记录钻孔形变和压力表读数,够动态记录钻孔变形与发展规律,得到变化关系,以此实测的胶囊压力演算钻孔变形量,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模拟效果好。

    一种利用红外温度特征预测煤冲击倾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174921.3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温度特征预测煤冲击倾向性的方法,涉及煤体冲击倾向性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选取无冲击、弱冲击和强冲击三种冲击类型煤体,进行单轴加载破坏红外辐射监测实验;提取所述三种冲击类型煤体破坏平均和最大红外温度变化指标;确定煤冲击倾向性指标,将红外温度变化指标与冲击倾向性指标进行多项式拟合;基于煤的冲击倾向性各类指标分类标准,对拟合的多项式进行无冲击、弱冲击和强冲击三种冲击类型煤体的平均和最大红外温度指标临界值划分;建立煤冲击倾向性红外温度单指标判定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煤冲击倾向性红外温度多指标综合判定模型;判定待测煤体的冲击类型。本发明为无接触测试,干扰少,测量误差小。

    一种利用红外温度特征预测煤冲击倾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74921.3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温度特征预测煤冲击倾向性的方法,涉及煤体冲击倾向性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选取无冲击、弱冲击和强冲击三种冲击类型煤体,进行单轴加载破坏红外辐射监测实验;提取所述三种冲击类型煤体破坏平均和最大红外温度变化指标;确定煤冲击倾向性指标,将红外温度变化指标与冲击倾向性指标进行多项式拟合;基于煤的冲击倾向性各类指标分类标准,对拟合的多项式进行无冲击、弱冲击和强冲击三种冲击类型煤体的平均和最大红外温度指标临界值划分;建立煤冲击倾向性红外温度单指标判定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煤冲击倾向性红外温度多指标综合判定模型;判定待测煤体的冲击类型。本发明为无接触测试,干扰少,测量误差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