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0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2095.1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层气吸附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基于核磁共振吸附实验对煤样进行多组不同压力、不同吸附时间下的煤层气吸附过程模拟,根据核磁共振图谱弛豫时间对应的信号幅值,将核磁共振图谱划分为吸附态波峰和游离态波峰,并分别计算不同压力下每克煤样的吸附态煤层气含量、游离态煤层气含量及累计煤层气含量。然后对煤样进行多组与核磁共振实验相同压力下的容量法吸附实验,计算煤样在多组不同压力下的累计煤层气含量。对两种实验方法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吸附态和游离态与时间的拟合关系实现煤层气吸附态和游离态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556200.X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采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封堵漏风通道的瓦斯抽采增效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煤壁向煤层内部延伸的破碎区域边界,确定注浆孔注浆深度;注浆孔施工:确定注浆孔间距、注浆孔高度、注浆孔的布孔方式、仰角注浆孔角度以及俯角注浆孔角度;封孔注浆,形成封堵漏风通道的椭球群;封孔后,注浆孔内辅以注浆花管进行注浆;密闭材料喷涂:向顶板和/或底板与煤壁面衔接的位置以及顺槽巷帮进行密闭材料喷涂,封堵煤巷顶板和/或底板表面裂隙与煤层贯通的漏风通道;静置[20,24]小时,待注浆液、喷涂的密闭材料与煤层凝结后,进行顺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26947.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弥散系数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达西渗流定律和质量守恒,构建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弥散模型;根据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弥散模型和预设的无因次参数,建立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弥散无因次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获取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的无因次气体浓度;确定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的弥散系数反演指标;获取测定装置中每个采样孔的气体实测浓度;反演获取采空区多孔介质气体的气体弥散系数。籍此,获得了更准确的采空区气体弥散系数,提高了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措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6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17133.1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竞争吸附下煤微孔道气体扩散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煤粒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累积气体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根据混合气体的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方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煤粒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沿径向流动的有因次模型;根据煤粒的预设无因次参量,将煤粒混合气体中该组分沿径向流动的有因次模型转化为该组分气体沿径向流动的无因次模型;根据该组分沿径向流动的无因次模型,得到煤粒混合气体中该组分的无因次累积吸附量;将该组分气体的无因次累积吸附量曲线转化为有因次累计吸附量曲线,反演计算获得煤粒混合气体中该组分气体的微孔道扩散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3227.6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矿井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煤矿采空区高温探测预警及防灭火智能协同管控系统,系统中,感温模块为多组分布式铠装测温光纤,测温光纤以固定布线方式和移动布线方式呈网格状埋设于采空区;信号解调模块接收测温光纤监测到的采空区的温度信号,基于光时域和拉曼散射对温度信号进行解调转换,基于预设的校准数据库对解调转换得到的监测温度数据进行自校准;可视化预警模块中部署有煤矿的开采时空动态模型,对采空区温度场的时空分布进行显示,并对高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校准温度数据对应的温度位置进行定位显示并报警;防灭火协同管控模块中部署有防灭火设备,防灭火设备根据可视化预警模块发出的报警信息自动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1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1057159.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附条件下煤粒渗透率演变模型构建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煤粒瓦斯透气性系数与煤粒渗透率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第一透气性系数,得到第一渗透率;其中,所述第一透气性系数为基于煤粒瓦斯恒压吸附模型,对煤粒瓦斯恒压等温吸附实验的数据进行反演得到,根据所述实验预设的恒定压力值不同,所述第一透气性系数有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透气性系数对应一个第一渗透率;基于煤粒孔隙率演化模型,根据煤粒渗透率与煤粒孔隙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第一渗透率,得到煤粒渗透率演变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3135.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采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属矿井多风路风温预测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建立金属矿井的巷道围岩的围岩温度场无因次模型,确定巷道围岩的壁面无因次过余温度,以计算各分支巷道的巷道围岩与风流之间的不稳定换热系数,进而确定分支巷道的围岩散热量;同时,计算金属矿井的各分支巷道内不同种类热源的热源散热量,构建多热源耦合条件下包含单一支路巷道风温预测和合风节点风温预测的多风路风温预测模型,并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确定金属矿井的各分支巷道的巷道风流温度以及合风节点处的风流温度。籍以,通过全矿井多风路风温预测,实现对金属矿井复杂风网条件下的风流温度预测,确定多风路配置对井下温度的综合影响,以建立最优风路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5516.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矿井通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矿井全局巷道风阻的二次规划校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基于预先确定的通风网络中每条分支巷道的巷道摩擦风阻,建立通风网络的二次规划不等式约束;根据每条分支巷道的巷道分支风量,基于回路风压守恒定律,建立通风回路的二次规划等式约束;确定每条分支巷道中巷道风阻的影响因素权重,建立分支巷道的巷道风阻校正量的权重矩阵;根据通风网络的二次规划不等式约束、通风回路的二次规划等式约束和分支巷道的巷道风阻校正量的权重矩阵,基于光滑牛顿法,计算每条分支巷道的巷道风阻校正量;对每个分支巷道的巷道风阻校正量与分支巷道对应的原始风阻求和,得到分支巷道的巷道校正风阻。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5251.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的煤颗粒尺寸判定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中,分别构建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和煤粒双重孔隙煤层气输运模型;分别基于有限体积法对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和煤粒双重孔隙煤层气输运模型进行解算,得到第一煤层气累计解吸量和第二煤层气累计解吸量;对不同尺寸煤粒煤样分别进行煤层气恒压恒温解吸速率试验,得到不同尺寸煤粒煤样的煤层气累计解吸量;根据不同尺寸煤粒煤样的煤层气累计解吸量,与第一煤层气累计解吸量、第二煤层气累计解吸量的吻合度,确定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的煤颗粒临界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481209.0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冷冻水输运高低压转换装置和矿井制冷降温系统。转换装置包括第一高压管路、第二高压管路、第一低压管路、第二低压管路、储水缸体组、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杆、正弦传动机构和主轴;正弦传动机构固定于主轴上,主轴的旋转角速度呈周期性变化;储水缸体组包括冷冻水储水缸体和热水储水缸体,冷冻水储水缸体可选择地连通于第一高压管路或第一低压管路,热水储水缸体可选择地连通于第二高压管路或第二低压管路;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通过连杆与正弦传动机构刚性连接。本发明的转换装置,不仅可将高压冷冻水转换为压力大小符合空冷器使用要求的低压冷冻水,同时可将井下低压热水同步转换为高压热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