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0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220687.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正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在适用于构成为能够进行EV行驶且能够进行外部充电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具备:取得部,取得在混合动力车辆停止于规定的充电场所的状态下蓄电池能够通过来自车辆外部的电力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时刻;及发电控制执行部,当作为与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相关的值的SOC值成为规定的下限阈值以下时,基于从当前时刻至下次的外部充电时刻为止的时间即剩余时间,来执行对使用了内燃机的电动机的发电进行控制的发电控制。由此,尽可能地降低向内燃机的依赖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4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702333.3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正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沸腾冷却装置,防止向在形成于内燃机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输送液相制冷剂的水泵的紧邻的上游产生激烈的沸腾于未然。出于对气液分离器(16)的气相中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目的,从时刻t1到时刻t2打开压力放泄阀(56)。在时刻t3和时刻t4驱动WP(44)。时刻3和时刻t4相当于沸腾温度(T1)与实际温度(T2)之差(ΔT)为预定温度(T3)以上的定时。若驱动WP(44),则能够将收集罐(42)内的液相制冷剂向WP(22)输送,所以能够降低WP(22)的紧邻的上游的液相制冷剂的实际温度(T2)。因而,能够防止WP(22)的紧邻的上游的液相制冷剂的激烈的沸腾于未然。
-
公开(公告)号:CN1097203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1220687.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正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在适用于构成为能够进行EV行驶且能够进行外部充电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具备:取得部,取得在混合动力车辆停止于规定的充电场所的状态下蓄电池能够通过来自车辆外部的电力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时刻;及发电控制执行部,当作为与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相关的值的SOC值成为规定的下限阈值以下时,基于从当前时刻至下次的外部充电时刻为止的时间即剩余时间,来执行对使用了内燃机的电动机的发电进行控制的发电控制。由此,尽可能地降低向内燃机的依赖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545809.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能够抑制堆积在颗粒过滤器内的颗粒的量少的条件下的排放的恶化,并且满足要求驱动力。构成为基于蓄电装置的充电余量从电动机行驶模式向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切换,在堆积于颗粒过滤器的颗粒的量小于预先确定的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2中为是),与堆积于颗粒过滤器的颗粒的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步骤S2中为否)相比,将成为从电动机行驶模式向混合动力行驶模式的切换阈值的蓄电装置的充电余量设定得更高(步骤S7),并且将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的行驶时的内燃机的上限输出设定得更低(步骤S8)。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44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702333.3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正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271 , F01P3/2207 , F01P3/2285 , F01P7/16 , F01P7/162 , F01P2003/2214 , F01P2003/2264 , F01P2025/04 , F01P2025/30 , F02G5/02 , F02G5/04 , F02G2260/00 , Y02T10/166 , F01P5/10 , F01P2005/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沸腾冷却装置,防止向在形成于内燃机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输送液相制冷剂的水泵的紧邻的上游产生激烈的沸腾于未然。出于对气液分离器(16)的气相中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目的,从时刻t1到时刻t2打开压力放泄阀(56)。在时刻t3和时刻t4驱动WP(44)。时刻3和时刻t4相当于沸腾温度(T1)与实际温度(T2)之差(ΔT)为预定温度(T3)以上的定时。若驱动WP(44),则能够将收集罐(42)内的液相制冷剂向WP(22)输送,所以能够降低WP(22)的紧邻的上游的液相制冷剂的实际温度(T2)。因而,能够防止WP(22)的紧邻的上游的液相制冷剂的激烈的沸腾于未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