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2277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对具有分别形成带状的活性物质部和非活性物质部的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时抑制在非活性物质部产生褶皱的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辊压装置(100)具备第1挤压辊(110)和第2挤压辊(120)。第1挤压辊(110)具有与带状电极板(1Z)的活性物质部(11)接触的第1接触部(111)、和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接触的第2接触部(112)。第2接触部(112)具有在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2)大于在假设第1接触部(111)接触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时产生的假想摩擦力(F1)的摩擦力增大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919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165934.5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26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包括:催化剂支持体;表面电极,设置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上并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配线部件,包括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的根部、以及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根部延伸并且被固定至表面电极的梳齿状配线;外圆柱体,覆盖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以及保持部件,保持催化剂支持体并且被压紧在催化剂支持体和外圆柱体之间,其中通过经由表面电极和配线部件馈送电流来加热催化剂支持体。在配线部件的根部中形成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外边缘延伸的狭缝。
-
公开(公告)号:CN104968450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80071753.5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锻造装置以及锻造方法。一种锻造装置,具有旋转台(10)以及成形辊(14),一边利用上述旋转台使原料(W)旋转,一边将上述成形辊的外周面(14a)压靠于上述原料的该原料的中心轴方向的端面(Wb),由此进行上述原料的锻造,其中,上述成形辊从旋转轴(L1)离开地配置,上述成形辊的外周面的上述成形辊的中心轴(L2)方向上的与上述旋转轴侧相反侧的端部(14c)的位置相比进行锻造后的上述原料的外周面(Wd)的位置靠上述原料的径向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223075.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大野辊压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 B32B37/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能够对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的辊压装置对具有活性物质部(11Z)和非活性物质部(12Z)的带状电极板(1Z)进行辊压来形成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1),其具备:一对挤压辊(110、120);和张力比调整机构(140),针对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Z)中的被一对挤压辊(110、120)以非压缩的状态夹持的辊间非活性物质部(12Zb),调整朝向下游侧(EDH)施加的下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d)与朝向上游侧(EUH)施加的上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u)的张力比(τd/τu)。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31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80059976.6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1J27/224 , B01D53/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33 , B01D46/2444 , B01D53/94 , B01J27/224 , F01N3/2013 , F01N3/2026 , F01N3/2825 , F01N3/2864 , F01N2240/16 , F01N2450/28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缓解由于在载体和梳状电极之间产生的热膨胀差而引起的热应力来抑制梳状电极的龟裂或破裂的电加热式催化剂,包括:载体;两个以上在纵向上延伸的梳状电极;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载体与梳状电极之间,并具有导电性;以及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具有导电性,所述固定层通过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固定梳状电极,其中,固定层分散设置在梳状电极和底层上的多个位置,每个梳状电极分别在至少两个以上的彼此分离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层局部地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277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对具有分别形成带状的活性物质部和非活性物质部的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时抑制在非活性物质部产生褶皱的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辊压装置(100)具备第1挤压辊(110)和第2挤压辊(120)。第1挤压辊(110)具有与带状电极板(1Z)的活性物质部(11)接触的第1接触部(111)、和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接触的第2接触部(112)。第2接触部(112)具有在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2)大于在假设第1接触部(111)接触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时产生的假想摩擦力(F1)的摩擦力增大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915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164880.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 , B01D53/9454 , F01N3/2026 , F01N3/2828 , F01N2260/10 , Y02T10/22 , Y02T10/26
Abstract: 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装置包括:催化剂支持体;表面电极,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上并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配线部件,包括在该轴向上延伸的根部和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根部延伸并固定至表面电极的梳齿状配线;外圆柱体,覆盖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保持部件,保持催化剂支持体并被压紧在催化剂支持体和外圆柱体之间。催化剂支持体通过经由表面电极和配线部件馈送电流来加热,保持部件包括允许配线部件被拉出的、位于根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的开口,与中央部分不同的部分由保持部件按压到催化剂支持体上,中央部分不由保持部件按压到催化剂支持体上,在覆盖有保持部件的根部中形成至少多个通孔或多个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23075.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 B32B37/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能够对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的辊压装置对具有活性物质部(11Z)和非活性物质部(12Z)的带状电极板(1Z)进行辊压来形成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1),其具备:一对挤压辊(110、120);和张力比调整机构(140),针对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Z)中的被一对挤压辊(110、120)以非压缩的状态夹持的辊间非活性物质部(12Zb),调整朝向下游侧(EDH)施加的下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d)与朝向上游侧(EUH)施加的上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u)的张力比(τd/τu)。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91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65934.5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26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包括:催化剂支持体;表面电极,设置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上并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配线部件,包括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的根部、以及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根部延伸并且被固定至表面电极的梳齿状配线;外圆柱体,覆盖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以及保持部件,保持催化剂支持体并且被压紧在催化剂支持体和外圆柱体之间,其中通过经由表面电极和配线部件馈送电流来加热催化剂支持体。在配线部件的根部中形成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外边缘延伸的狭缝。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915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64880.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 , B01D53/9454 , F01N3/2026 , F01N3/2828 , F01N2260/10 , Y02T10/22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加热催化剂装置包括:催化剂支持体,支持催化剂;表面电极,设置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上并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配线部件,包括在催化剂支持体的轴向上延伸的根部、以及在催化剂支持体的圆周方向上从根部延伸并且被固定至表面电极的梳齿状配线;外圆柱体,覆盖催化剂支持体的外表面;以及保持部件,保持催化剂支持体并且被压紧在催化剂支持体和外圆柱体之间,其中催化剂支持体通过经由表面电极和配线部件馈送电流来加热。在覆盖有保持部件的根部中形成至少多个通孔或多个突出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