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2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036949.7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4/7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减少针孔个数的液系电池用的集电箔、以及能够抑制液接产生的液系电池。一种液系电池用的集电箔,是具有针孔的第1‑1电极箔、第1中介层、具有针孔的第1‑2电极箔、第2中介层、第2电极箔依次层叠而成的,第1‑1电极箔及第1‑2电极箔、与第2电极箔之中的一者是正极箔,另一者是负极箔。
-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96759.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为电极和二次电池。电极包含基材和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配置于基材的表面。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有1个以上的沟槽。沟槽沿着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呈线性地延伸。在俯视时,沟槽包含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和出口区域。入口区域在活性物质层的周缘包含入口开口部。出口区域在活性物质层的周缘包含出口开口部。中间区域配置于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之间。中间区域将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连接。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各自被构成为流体沿顺向流动时的第1压力损失比流体沿逆向流动时的第2压力损失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9907.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和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提供在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时循环特性良好的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以及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合材,是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合材,其特征在于,负极合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为LiX-Li2S-P2S5系固体电解质(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的卤素),将负极合材的体积设为100体积%时的导电材料的体积比例(%)乘以固体电解质的松密度所得的值为0.53以上且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182923.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50/258 , H01M50/102 , H01M50/124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10/653
Abstract: 电池模块具备:多个电池单元,具有层压膜,该层压膜构成为包含金属层和热封层、并且收容电极体且周缘部处的热封层被接合;壳体,将电池单元以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状态收容;及热传导材料,以与从周缘部露出的金属层接触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内壁,将来自电池单元的热散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895863.3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25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块,包含具有电极体和将电极体封入到内部的电池单元壳体的电池单元以及接触到电池单元壳体的散热部件,该电极体是将具有正极、负极及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物的层叠构造进一步层叠多个而成的,其中,电池单元壳体至少具有金属层和配置于金属层的内表面侧的熔接树脂层,并且在外表面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金属层露出的露出部,散热部件接触到露出部。
-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38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80007466.2
申请日:2014-0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0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0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4 , H01M10/0562 , H01M2004/021 , H01M2300/0068 , H01M2300/0071
Abstract: 提出了包括复合颗粒(3)和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4)的复合活性物质。复合颗粒(3)含有活性物质颗粒(1)和基于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2)。活性物质颗粒(1)含有钴元素、镍元素和锰元素中的至少任一者并且还含有锂元素和氧元素。基于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2)被覆活性物质颗粒(1)各自的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4)进一步被覆复合颗粒各自的表面的7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70764.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集电箔的制造方法,将具有针孔的第一电极箔、和第二电极箔贴合而得到液体系电池用的集电箔,其中,第一电极箔及第二电极箔中,一方为正极箔,另一方为负极箔,该制造方法具有:涂布工序,将粘结剂涂布于第一电极箔;吸引工序,从第一电极箔的与涂布有粘结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进行吸引,使粘结剂浸渍于针孔;干燥工序,使粘结剂干燥;以及热熔敷工序,将第二电极箔贴合于第一电极箔的涂布有粘结剂的面并进行热熔敷。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225331.5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55 , H01M50/242 , H01M10/658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构成配置于电池单元之间且在内部收容有热传导率比第1流体小的第2流体的第2冷却器的外形的壳体由能够根据壳体内的第2流体的流量而膨胀及收缩的缓冲构件构成,控制部在电池单元的温度为预定的阈值以上时,与电池单元的温度低于阈值时相比,增大向第2冷却器供给的第2流体的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