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48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80022860.9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在电子部件中,电子元件具有第一表面。绝缘的环绕部件具有第二表面,从第二表面露出第一表面,且与电子元件的周边紧密接触。布线基板与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构成的第三表面相对。绝缘的接合部件插入至第三表面和布线基板之间以将两者接合。导电的凸块位于第三表面与布线基板之间,将电子元件和布线基板电连接。接合部件具有从第三表面侧贯通至布线基板侧且容纳凸块的通孔。在俯视透视时,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表面重叠。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97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80022803.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在电子部件中,绝缘的环绕部件与电子元件的周边紧密接触,并从该环绕部件的第二表面露出电子元件的第一表面。布线基板与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构成的第三表面相对。绝缘的接合部件插入至第三表面和布线基板之间以将两者接合。导电的凸块位于第三表面与布线基板之间,将电子元件和布线基板电连接。接合部件的第一通孔,在俯视透视时与第一表面内的振动区域重叠。接合部件的第二通孔容纳凸块。在俯视透视时,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表面重叠。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485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80022860.9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在电子部件中,电子元件具有第一表面。绝缘的环绕部件具有第二表面,从第二表面露出第一表面,且与电子元件的周边紧密接触。布线基板与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构成的第三表面相对。绝缘的接合部件插入至第三表面和布线基板之间以将两者接合。导电的凸块位于第三表面与布线基板之间,将电子元件和布线基板电连接。接合部件具有从第三表面侧贯通至布线基板侧且容纳凸块的通孔。在俯视透视时,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表面重叠。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976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80022803.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在电子部件中,绝缘的环绕部件与电子元件的周边紧密接触,并从该环绕部件的第二表面露出电子元件的第一表面。布线基板与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构成的第三表面相对。绝缘的接合部件插入至第三表面和布线基板之间以将两者接合。导电的凸块位于第三表面与布线基板之间,将电子元件和布线基板电连接。接合部件的第一通孔,在俯视透视时与第一表面内的振动区域重叠。接合部件的第二通孔容纳凸块。在俯视透视时,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表面重叠。

    电子部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58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80029036.0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及川彰

    Abstract: 在电子部件中,芯片在第一面具有振动的功能部和端子。中间构件与第一面重合。中间构件在功能部上具有第一贯通孔,并在第一面的俯视视角下包围功能部。盖体以堵塞第一贯通孔的方式和中间构件的与芯片相反的一侧的表面重合。接合材料具有相比于盖体位于与中间构件相反的一侧的上端部。中间构件通过使第一贯通孔也位于端子上而一起包围功能部和端子。盖体具有在功能部以及端子中与端子重合的第二贯通孔。接合材料具有:位于第二贯通孔内的中间部、以及位于第一贯通孔内并与端子接合的下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