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4098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163719.2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P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恒定pH流加发酵法生产高纯度D-丙氨酸的方法,属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交叉领域。利用本方法可以显著提高D-丙氨酸纯度及产量,并克服现有D-丙氨酸制备方法的缺点。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把自筛的、并经过诱变处理的微生物在适合的条件下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D L-丙氨酸,在旋转式摇床或自控式发酵罐中通入大量空气,通过微生物特异性地消耗D L-丙氨酸中的L-丙氨酸,而余下的D-丙氨酸则被提取出来;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不断流加酸或碱,使培养基中的pH值保持6.0-8.0不变,在发酵一定时间后,放罐取上清液,经活性炭脱色及浓缩后,冷藏结晶,再经过滤及乙醇重结晶进行精制,产品化学纯度和光学纯度高,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1474375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028488.8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无锡山野菌物有限公司
IPC: A61K36/8994 , A61P1/00 , A61P37/04 , A23L1/30 , A61K3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蛹虫草制剂及制法与应用。按重量份配比,它所含活性成分的原料制备包括:蛹虫草(又叫北虫草)、山药、薏苡仁和低聚果糖等4味,其制备方法是将蛹虫草(又叫北虫草)超微粉碎,与山药和薏苡仁用水提取(或稀醇提取)后的干燥浓缩物混匀、加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袋泡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消化道功能作用,并较单味蛹虫草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54621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310516043.0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鼠微型颈静脉给药及取血系统,其包括有:带底盘的空心螺丝、螺帽、硅胶管、固定夹、吸水垫、导管、堵头、平端针头、注射器。本发明中,所述螺帽与空心螺丝为螺纹连接,所述底盘四周设有圆孔,所述硅胶管与底盘通过圆孔连接,由所述固定夹固定,固定时,将硅胶管以X型交叉,从大鼠胸部穿过,将底盘固定于大鼠背部,并根据大鼠的个体调节固定夹在硅胶管上的位置,使底盘固定于大鼠背部。所述吸水垫设置在底盘下部,且与底盘为胶连,具止血消炎之效;所述导管为生物相容性硅胶管,一端留置大鼠颈静脉,另一端沿颈部皮下绕至大鼠背部,上置堵头,置于空心螺丝内固定。所述平端针头及注射器为大鼠给药及取血时,取出堵头通过导管与颈静脉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98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163720.5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棉籽粕中提取制备D-半乳糖的工艺,该工艺在现有的提取方法的基础之上使得从棉籽粕提取液中得到的棉籽糖的含量最高,蛋白质的含量最低。本发明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0%~90%,料液比为1∶6~1∶14,提取温度为50℃~100℃,提取时间0.5h~3.5h。利用固定化α-半乳糖苷酶特异性水解的方法水解棉籽糖得到半乳糖,结果使用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最佳的水解条件,D-半乳糖得率为8.0mg/g~10.0mg/g。副产品蔗糖再用自有菌种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除去,在工业上可行,使棉籽粕制备半乳糖工艺结果得到最大产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47437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488.8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无锡山野菌物有限公司
IPC: A61K36/8994 , A61P1/00 , A61P37/04 , A23L1/30 , A61K3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蛹虫草制剂及制法与应用。按重量份配比,它所含活性成分的原料制备包括:蛹虫草(又叫北虫草)、山药、薏苡仁和低聚果糖等4味,其制备方法是将蛹虫草(又叫北虫草)超微粉碎,与山药和薏苡仁用水提取(或稀醇提取)后的干燥浓缩物混匀、加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袋泡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消化道功能作用,并较单味蛹虫草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75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245962.3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蝉棒束孢及中药材蝉花的人工栽培方法,该蝉棒束孢菌的保藏号CGMCC No 13684,将该菌株经斜面活化培养、种子培养和固体栽培培养步骤,可获得大量中药材蝉花孢梗束。本发明蝉棒束孢产孢子能力极强,提供的人工栽培方法简单易行,能获得与自然山林采集的中药材蝉花一样的孢梗束,有效解决了野生蝉花药材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232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45665.9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068 , A61P1/00 , C12N1/14 , C12R1/645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肠粘膜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含蝉花人工培养产物,所述的蝉花人工培养产物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Y.R.L-3 CGMCC No 13684接种于固体栽培培养基后生长获得的培养物,和/或该培养物的提取物。本发明可明显修复肠道黏膜损伤、同步缓解便血、腹泻等症状,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对各类肠道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4621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6043.0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鼠微型颈静脉给药及取血系统,其包括有:带底盘的空心螺丝、螺帽、硅胶管、固定夹、吸水垫、导管、堵头、平端针头、注射器。本发明中,所述螺帽与空心螺丝为螺纹连接,所述底盘四周设有圆孔,所述硅胶管与底盘通过圆孔连接,由所述固定夹固定,固定时,将硅胶管以X型交叉,从大鼠胸部穿过,将底盘固定于大鼠背部,并根据大鼠的个体调节固定夹在硅胶管上的位置,使底盘固定于大鼠背部。所述吸水垫设置在底盘下部,且与底盘为胶连,具止血消炎之效;所述导管为生物相容性硅胶管,一端留置大鼠颈静脉,另一端沿颈部皮下绕至大鼠背部,上置堵头,置于空心螺丝内固定。所述平端针头及注射器为大鼠给药及取血时,取出堵头通过导管与颈静脉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7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45962.3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蝉棒束孢及中药材蝉花的人工栽培方法,该蝉棒束孢菌的保藏号CGMCC No 13684,将该菌株经斜面活化培养、种子培养和固体栽培培养步骤,可获得大量中药材蝉花孢梗束。本发明蝉棒束孢产孢子能力极强,提供的人工栽培方法简单易行,能获得与自然山林采集的中药材蝉花一样的孢梗束,有效解决了野生蝉花药材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4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96084.1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定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899 , A61K47/36 , A61P29/00 , A61P17/02 , A61P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蝉棒束孢大米发酵提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制备蝉棒束孢种子液;制备大米发酵培养基,利用蝉棒束孢种子液发酵培养基,22±2℃下自然发酵5~60天,烘干后得到发酵干燥物备用;将发酵干燥物粉碎过筛后加水,经过加热回流、离心和抽滤上清液得到蝉棒束孢大米发酵提取液;将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加入蝉棒束孢大米发酵提取液中,溶胀后干燥即得所述蝉棒束孢大米发酵提取复合物。本发明通过蝉棒束孢大米发酵提取物与透明质酸(钠)构成高分子网格,可协同并快速抗炎并促进创面愈合,特别是促进形成毛囊等正常的皮肤附件的再生性愈合,有效提高了其对各类皮肤与黏膜损伤的修复和治愈效果,且无任何负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