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7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99352.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01N43/16 , A01N53/10 , A01N31/16 , A01N43/90 , A01N35/06 , A01N41/02 , A01N25/14 , A01N25/0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首乌根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生物源农药复配组合物防治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蛇床子素、除虫菊素、丁子香酚中二种或以上的组合物及其纳米载药增效微粒。本发明将3种生物源农药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的27组农药中,以蛇床子素:除虫菊素=2:3复配对F.solani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39.87,EC50为4.00mg/L,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二氧化硅微球(HMSN)负载蛇床子素:除虫菊素=2:3复配剂CS@HMSN可以显著抑制F.solani生长,缓解F.solani对滨海白首乌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85318.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舌、电子鼻结合UPLC‑QTOF‑MS鉴别白首乌基原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三种基原的白首乌。本发明采用的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可以用于区分白首乌基原,苦味、鲜味、丰富性,电子鼻的W1W和W2W传感器可区别耳叶牛皮消、戟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中的应用。UPLC‑QTOF‑MS的PCA显示白首乌三种基原存在差异,OPLS‑DA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区分基原。在POS和NEG模式下分别筛选得到了158个和41个特征变量作为候选差异化合物,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出了其中29个和14个,其中Cynsaccatol M、Cynsaccatol N、Bungeiside A、Wilfoside A、2‑O‑β‑laminaribiosyl‑4‑hydroxyacetophenone、Bungeiside C、Bungeiside D和Cynwilforone C在三种白首乌中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潜在化合物区分白首乌三种药材基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