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2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92343.5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8/10 , A61P19/08 , A61P19/10 , A61L27/34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L31/04 , A61L31/16 , A61L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A在促进骨再生或骨修复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多肽A在促进骨再生和骨修复中明显改善效果,该多肽A可通过促进前成骨细胞的生长,增加ALP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提高骨基质的矿化效果,同时具有易合成、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因此,该多肽A可作为活性成分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骨类疾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04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418474.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氮酮、油酸等化学合成透皮促渗剂透皮促渗性能不高,部分品种有异味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的透皮吸收促进剂——β‑石竹烯(CAS:87‑44‑5),其具有促渗能力强、安全性高且气味芬芳等特点。经研究表明,β‑石竹烯对皮肤屏障的干扰作用显著优于经典的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和最常用的单萜透皮吸收促进剂1,8‑桉叶素,尤其能够显著促进大分子极性物质和小分子极性物质透过皮肤角质层屏障,显著改善化妆品或外用制剂活性成分的透皮效果,从而显著改善其功效;应用时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5~10%;并且β‑石竹烯的皮肤细胞毒性显著低于氮酮,皮肤刺激性低于氮酮,安全性优于化学透皮促渗剂。以上结果表明β‑石竹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透皮促渗剂,可用于外用制剂及化妆品配方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45655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76945.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8/9794 , A61K8/19 , A61K8/81 , A61Q19/08 , A61Q1/12
Abstract: 针对可用于开发色彩丰富的珠光颜料的合成着色剂数量有限,同时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彩妆产品功效性和安全性的需求,顺应循环经济和绿色护肤的发展趋势。利用橙色的百合花全粉粉末,本专利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配比1:1称取百合花粉(D50:1~10μm)和珠光颜料(D50:10~60μm),按固含量16.7%室温下搅拌加入10%PVA溶液中,过5号筛后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温度:200℃,蠕动泵:15 r/min通针:2s/次。实验证明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具有显著抗氧化功效,且发挥作用的成分为总糖、多酚、总黄酮和总皂苷。制得的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其呈橘色带珠光效果,适合于添加入粉饼、粉底液、散粉、妆前乳等底妆系列的彩妆用品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04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18474.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氮酮、油酸等化学合成透皮促渗剂透皮促渗性能不高,部分品种有异味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的透皮吸收促进剂——β‑石竹烯(CAS:87‑44‑5),其具有促渗能力强、安全性高且气味芬芳等特点。经研究表明,β‑石竹烯对皮肤屏障的干扰作用显著优于经典的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和最常用的单萜透皮吸收促进剂1,8‑桉叶素,尤其能够显著促进大分子极性物质和小分子极性物质透过皮肤角质层屏障,显著改善化妆品或外用制剂活性成分的透皮效果,从而显著改善其功效;应用时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5~10%;并且β‑石竹烯的皮肤细胞毒性显著低于氮酮,皮肤刺激性低于氮酮,安全性优于化学透皮促渗剂。以上结果表明β‑石竹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透皮促渗剂,可用于外用制剂及化妆品配方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1251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313010.5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皮肤衰老一直是化妆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纯天然的由灵芝多糖和丁香油按一定比例所组成的组合物,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一方面,灵芝多糖的保湿效果可以促进丁香油成分渗入皮肤,减少丁香油的挥发;另一方面,丁香油渗入皮肤后的促渗作用又有助于灵芝多糖成分在皮肤中及皮肤表面的驻留,最终两者共同发挥抗氧化效果,从而实现抗衰老的最终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能够制成乳剂或乳膏在化妆品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75726.4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3/569
Abstract: 大肠杆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其检测一般依赖细菌培养过程而周期较长。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低泄露率、表面可连接大肠杆菌抗体的复合磷脂脂质体,其表面的抗体能够与大肠杆菌特异性结合,内部所包封的荧光染料能够发挥指示作用,而复合磷脂组成既能保证脂质体在抗体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能够有效提高脂质体在存放过程中的稳定性,最终能够满足食品中大肠杆菌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125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13010.5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皮肤衰老一直是化妆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纯天然的由灵芝多糖和丁香油按一定比例所组成的组合物,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一方面,灵芝多糖的保湿效果可以促进丁香油成分渗入皮肤,减少丁香油的挥发;另一方面,丁香油渗入皮肤后的促渗作用又有助于灵芝多糖成分在皮肤中及皮肤表面的驻留,最终两者共同发挥抗氧化效果,从而实现抗衰老的最终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能够制成乳剂或乳膏在化妆品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98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21019.6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磷脂传递体,其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表面活性剂0.5~5份,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10份,氢化大豆磷脂1~1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吐温、司盘;其中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氢化大豆磷脂质量比为1:1~6:1;所述复合磷脂传递体可采用任何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大豆磷脂和蛋磷脂的传递体相比,在确保变形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存放稳定性。用此传递体技术应用于经皮给药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药物泄露和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673711.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31/4745 , A61P35/00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9-硝基喜树碱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9-NC-环糊精包合物,其含有分子摩尔比为1:30~200的活性成分9-NC和包合剂β-CD或其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为:将9-NC丙酮饱和溶液滴加到CD溶液中,并在25~60℃下磁力搅拌至丙酮完全挥发;所得混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9-NC-CD包合物粉末。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9-NC-CD包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包合物相比于9-NC游离药物溶解度增加300倍以上;同时包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内酯稳定性与体外缓释效果;用X射线衍射分析与热分析法表明包合物中9-NC已完全被包合,进一步验证工艺的可靠性。由此,包合物可被开发成为液体制剂,也可改善9-NC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0847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010552708.X
申请日:2010-11-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475 , A61K47/40 , A61P3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钱子碱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包合物由重量比为1∶1~100的马钱子碱和羟丙基-β-环糊精在优选的包合工艺下制备得到,经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高,载药量大,稳定性好,可以显著提高马钱子碱的水溶性,在水中溶解度是马钱子碱的20倍以上,且可明显改善马钱子碱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并具有降低马钱子碱毒性的作用,临床用药更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