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983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04430.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1/4025 , A61P35/00 , C12P17/16 , C12R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增殖抑制剂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得灵菌红素,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变化,观察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Tsc2null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24h之内,灵菌红素对Tsc2null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Tsc2wt,2h之内,Tsc2null的细胞活性均和灵菌红素的浓度呈反比,灵菌红素浓度越高,细胞活性越低,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见,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剂或抗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药物中即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204430.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1/4025 , A61P35/00 , C12P17/16 , C12R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增殖抑制剂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得灵菌红素,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变化,观察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Tsc2null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24h之内,灵菌红素对Tsc2null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Tsc2wt,2h之内,Tsc2null的细胞活性均和灵菌红素的浓度呈反比,灵菌红素浓度越高,细胞活性越低,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见,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剂或抗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药物中即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19524.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1/4025 , A61P35/00 , C07D20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增殖抑制剂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得灵菌红素,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变化,观察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Tsc2null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24h之内,灵菌红素对Tsc2null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Tsc2wt,2h之内,Tsc2null的细胞活性均和灵菌红素的浓度呈反比,灵菌红素浓度越高,细胞活性越低,灵菌红素对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见,灵菌红素在制备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剂或抗淋巴管肌瘤病细胞的增殖药物中即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837328.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75 , C12N15/31 , C12N1/21 , A01N63/22 , A01P21/00 , A01G7/06 , A01G22/45 , C12P17/1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cdC基因的新用途,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ccdC基因的新用途,所述新用途为提高菌株运动能力、降低细菌生物膜的褶皱性、破坏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促进细菌分散、促进芽孢形成、抑制本氏烟草生长、抑制菌株分泌吲哚乙酸;所述cc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株ccdC基因突变株SZZ06,本发明ccdC基因突变株SZZ06与野生型FZB42相比,菌株运动能力降低、生物膜的褶皱性更大、生物膜的结构更稳定、细菌分散更慢、芽孢形成更少、促进菌株分泌吲哚乙酸、促进植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37328.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75 , C12N15/31 , C12N1/21 , A01N63/22 , A01P21/00 , A01G7/06 , A01G22/45 , C12P17/1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cdC基因的新用途,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ccdC基因的新用途,所述新用途为提高菌株运动能力、降低细菌生物膜的褶皱性、破坏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促进细菌分散、促进芽孢形成、抑制本氏烟草生长、抑制菌株分泌吲哚乙酸;所述cc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株ccdC基因突变株SZZ06,本发明ccdC基因突变株SZZ06与野生型FZB42相比,菌株运动能力降低、生物膜的褶皱性更大、生物膜的结构更稳定、细菌分散更慢、芽孢形成更少、促进菌株分泌吲哚乙酸、促进植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11339496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0665321.1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用于平板划线的接种工具,包括木棍、手柄、容器本体和容器盖,所述木棍上端连接有手柄,所述容器本体上端连接有容器盖。该新型用于平板划线的接种工具该新型用于平板划线的接种工具,接种过程中可从容器本体中直接取出木棍使用,无需反复灼烧,在划线接种样本多的情况下,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该新型用于平板划线的接种工具的木棍采用的使竹子,普通的接种环底端环圈所用金属物质多为铂丝等导热性良好的物质,但造价昂贵且易损耗,竹子吸热能力比较强而且具有较强韧性,不易折损,划线过程中能较好控制,可以合理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