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
    1.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78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80026028.5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滤波器(10),其具有:电介质基板(14);多个谐振器(11A至11E),其形成于电介质基板(14)内且周围被屏蔽导体包围;以及输入输出端子(22A、22B),其形成于未形成屏蔽导体的部分,多个谐振器中的最接近输入输出端子(22A)的谐振器(11A)和多个谐振器中的最接近输入输出端子(22B)的谐振器(11E)处于点对称的位置关系。

    滤波器
    2.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75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495.1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滤波器(10),其具备:多个谐振器(11A~11E),其分别具备形成于电介质基板(14)内的通孔电极部(20A~20E)、和与第1屏蔽导体(12A)对置并且与通孔电极部的一端连接的电容器电极(19A、18B、19C、18D、19E);以及第1电容耦合构造(71AB),其包括第1电极图案(19A3)和第2电极图案(18B2),所述第1电极图案(19A3)在第1谐振器(11A)与第1电容器电极(19A)连接,所述第2电极图案(18B2)与在第2谐振器(11B)具备的第2电容器电极(18B)连接、并且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观察下与第1电极图案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滤波器
    3.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750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494.7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滤波器(10)具备多个谐振器(11A~11E),该多个谐振器(11A~11E)分别具备通孔电极部(20A~20E)和电容器电极(19A、18B、19C、18D、19E),在位于电介质基板(14)的中心的第1谐振器(11C)具备的第1通孔电极部(20C)被分割为第1部分电极部(20Ca)和第2部分电极部(20Cb),在除了第1谐振器之外的多个谐振器(11A、11B、11D、11E)的各个,各具备一个未被分割的通孔电极部(20A、20B、20D、20E)。

    滤波器
    4.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865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80023958.X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滤波器(10)具备:多个谐振器(11A~11D);以及包括第一电极图案(70A3)、第二电极图案(70C2)及第一耦合电容电极(72A)的第一电容耦合构造(71A),作为通过从第一耦合电容电极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电极图案的尺寸(W11)减去第一耦合电容电极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耦合电容电极的尺寸(W12)而获得的值的第一尺寸差(W11-W12)为第一电极间距离(d1)的1.4倍以上,该第一电极间距离(d1)是第一耦合电容电极的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耦合电容电极与第一电极图案之间的距离。

    滤波器
    5.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043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80049213.0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滤波器(10)具备:多个谐振器(11),其分别具备过孔电极部(20)和电容器电极(18、19);第1屏蔽导体(12A);以及第1耦合电容电极(98),其与多个谐振器(11)的任一个都不连接,与第1屏蔽导体(12A)相对,在形成有第1电容器电极(18B)的层,形成有第1耦合电容电极(98),第1耦合电容电极(98)的一部分位于第2电容器电极(19C)与第1屏蔽导体(12A)之间。

    滤波器
    6.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8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80023957.5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滤波器(10),其具备:谐振器(11A~11E),其具有通孔电极部(20A~20E)和电容器电极(18A~18E);及屏蔽通孔电极部(81A~81D、81Ea、81Eb),其一端与第一屏蔽导体(12A)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二屏蔽导体(12B)连接,在将形成有通孔电极部的区域朝向第三屏蔽导体(12Ca)及第四屏蔽导体(12Cb)中的至少一个地延长的延长区域(84A~84D、84Ea、84Eb)内,选择性地形成有屏蔽通孔电极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