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型按摩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28600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12162.3

    申请日:2010-06-18

    Inventor: 福山美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给予比以往更好放松效果的椅子型按摩机。该椅子型按摩机具备:使用者就座的座部1;设置有进行按摩动作的施疗子7并且能够以座部1的后部侧为倾斜中心A1而倾斜的靠背部2;将在上下方向上与倾斜中心A1不同的位置作为摇摆中心A2,使处于倾斜状态的靠背部2与座部1一起进行前后摇动的摇摆机构部15。

    椅子型按摩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860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212162.3

    申请日:2010-06-18

    Inventor: 福山美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给予比以往更好放松效果的椅子型按摩机。该椅子型按摩机具备:使用者就座的座部(1);设置有进行按摩动作的施疗子(7)并且能够以座部(1)的后部侧为倾斜中心(A1)而倾斜的靠背部(2);将在上下方向上与倾斜中心(A1)不同的位置作为摇摆中心(A2),使处于倾斜状态的靠背部(2)与座部(1)一起进行前后摇动的摇摆机构部(15)。

    按摩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888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25735.0

    申请日:2012-01-31

    Abstract: 按摩机构,具有左右成对的内侧施疗件、左右成对的外侧施疗件、用于驱动所述施疗件的驱动装置,通过该驱动装置可以改变内侧施疗件和外侧施疗件之间在左右方向上的背离距离,所述按摩机构还具有分别对左右的内侧施疗件以及外侧施疗件进行支承并且通过驱动装置围绕轴心进行转动的第一支承轴,该第一支承轴包括:通过臂来支承内侧施疗件的内侧倾斜轴、通过臂来支承外侧施疗件的外侧倾斜轴,内侧倾斜轴以及外侧倾斜轴相对于轴心具有互不相同的角度,且成对的内侧倾斜轴相对于轴心具有互不相同的角度,所述按摩机构能够从靠背部经由座部抵达置脚部并在此区域内自由移动。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从被施疗者的上半身到下半身进行优质按摩的按摩机。

    椅子
    5.
    发明公开
    椅子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157808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80001845.5

    申请日:2008-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椅子,其具备:上表面是使使用者落座的座面的座主体(7);框架(8),其能够支承该座主体(7),使其在中央位置和从该中央位置摇动的摇动位置移动;和使座主体(7)强制移动的驱动部。座主体(7)位于中央位置的状态下的座面的高度,比位于上述摇动位置的状态下的座面的高度低。

    按摩机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9489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0980106325.5

    申请日:200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调整左右方向的施疗位置、并且可以对左右各半身单独进行搓揉按摩等的按摩机构。本发明的按摩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具备以脊柱位置左右划分被施疗者上半身时分别与一个半身相对应设置的一对内侧施疗子(61a)和外侧施疗子(61b)、以及驱动这些施疗子(61a),(61b)的第一发动机(80);外侧施疗子(61b)隔离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内侧施疗子(61a)的外侧,通过第一发动机(80)可以改变内侧施疗子(61a)与外侧施疗子(61b)之间左右方向的隔离距离。

    按摩机和椅子型按摩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2084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1246.9

    申请日:2008-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机,其具备:在上下方向上以特定间隔相向设置的气囊(23a,23b)、从上下方向外侧支承气囊(23a,23b)的一对支承板(22,22)、向这一对支承板(22,22)施加前后方向的驱动力并从左右两侧支承支承板(22,22)的一对旋转部(21)、为了在所述一对支承板(22)相互靠近或背离的方向上支承这一对支承板(22)自由移动而于所述一对旋转部(21)上形成的引导部(25)、向一对支承板(22)在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压的施压部(26)、以及用于向旋转部(21)施加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装置(2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