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能场与送丝机构一体化的装置及送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0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7384.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能场与送丝机构一体化的装置及送丝方法。本发明组成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头通过连接方扣一、方扣二进行固定,所述方扣二与轴承固定架、可调节固定架连接,所述轴承固定架上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可调节固定架与超能器固定架连接,所述超能器固定架内部安装有超声换能器、风扇、丝材定位板,丝材穿过所述直线轴承、所述超声换能器。本发明使用超声换能器驱动丝材,丝材在稳定送丝的同时端部在增材制造熔池中作超声频率的轴向往复运动,实现超声能场与送丝动作的一体化,确保在增材制造过程中产生稳定的超声作用,超声直接作用于熔池,极大减小了超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提高超声利用率,节能环保。

    预拉伸式力学环境模拟仪

    公开(公告)号:CN10304819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09317.7

    申请日:2013-0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拉伸式力学环境模拟仪,包括基座、自锁装置、边界条件模拟装置、应变模拟装置、顶部支撑架、船用声学材料,边界条件模拟装置包括边界液压缸、连接边界液压缸的边界连杆、夹具,应变模拟装置包括应变液压缸和连接应变液压缸的应变连杆,应变液压缸固定在基座上,边界液压缸通过自锁装置安装在基座上,顶部支撑架连接应变连杆,船用声学材料、边界条件模拟装置、顶部支撑架构成夹持结构,船用声学材料构成夹持结构的上部,其余构成夹持结构的下部,被测试件置于夹持结构上部和下部中间,由夹具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控制等特点。

    不平衡激扰力及不平衡激扰力矩联合作用下的设备内源激励载荷定量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6527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72287.7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平衡激扰力及不平衡激扰力矩联合作用下的设备内源激励载荷定量测试方法,其步骤为:选择一组两台相同的隔振器分别布置在被测设备的机脚上,将隔振器固定在刚性台架上,在被测设备机脚的隔振器位置处安装四个加速度传感器;启动被测设备,分别获取两组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得出两组的平均速度值;更换两台隔振器,启动被测设备,分别获取两组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得出两组的平均速度值,从而得到被测设备的不平衡激扰力、设备不平衡激扰力矩、设备等效质量、设备等效惯性矩。本发明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好、成本低、辅助设备少、简便易行的特点。

    一种循环平稳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26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27243.0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平稳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其中循环平稳声源定位方法,包括建立传声器阵列对待测声源进行测量的步骤,以及通过循环平稳声源波束形成法获得输出结果Y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所述传声器阵列的点传播函数矩阵A;将Y与A带入到反卷积模型Y=AX中;求解Y=AX,得到声源循环谱相关向量X;利用步骤C获得的所述声源循环谱相关向量生成声像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声源定位技术领域,获得更精准的声源定位精度。

    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19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55438.7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含垃圾桶,还包含框架、分类执行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分类执行模块包含载物机构、托转机构、主旋转机构和控制模块;载物机构、托转机构和垃圾桶分别由上至下布置在框架上;载物机构,用于存储待识别的垃圾并将设别后的垃圾投放到托转机构;托转机构,用于将垃圾倒入相应垃圾类别的垃圾桶内;主旋转机构,用于控制托转机构移动至相应垃圾类别的垃圾桶位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主旋转机构的启停以及用于根据识别模块对载物机构中垃圾类别的识别结果控制载物机构和托转机构的启停,以实现垃圾的投放和分类。本发明结构紧凑,简化了分类步骤,提高了分类的效率。

    不平衡激励力及不平衡弯矩联合作用时设备对船体激励载荷的间接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270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85489.5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平衡激励力及不平衡弯矩联合作用时设备对船体激励载荷的间接测量方法,其步骤为:选择一组隔振器分别布置在被测设备的机脚上,将隔振器固定在刚性台架上,在被测设备机脚的隔振器位置处安装四个加速度传感器;启动被测设备,分别获取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得出两组平均速度值;更换隔振器,分别获取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得出两组的平均速度值,从而得到被测设备的不平衡激扰力、设备不平衡激扰力矩、设备等效质量、设备等效惯性矩,将被测设备通过安装隔振器安装在船体基座上,将隔振器视为被测设备的支撑弹簧,将船体基座简化为两个弹簧,可得到隔振器对船体结构的激励力。本发明稳定性和可控性好、辅助设备少、简便易行。

    分流消声风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685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9393.8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分流消声风管。包括椭圆形风管,在椭圆形风管内壁上对称安装二道或四道分流板。本发明的风管横截面为椭圆形,风管内壁对称布置的分流板,构成半封闭的减振消声分流腔,分流板与风管采用螺栓联结,风管内壁粘涂保温消音材料,实现绝热、消音和减振。本发明提供的风管结构具有噪声低、热散失少、结构简单、节约空间等特点,可满足船用通风系统的使用要求。

    基于波叠加法的声场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73623.7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叠加法的声场重建方法,包括:在待测空间中布置若干声压传感器,得到测量声压列向量P;在所述待测空间中布置若干等效源点,建立所述测量声压列向量P与所述等效源点的源强的声压传递矩阵Geh;利用迭代阈值滤波方法求解所述等效源点的所述源强的向量Q;所述迭代阈值滤波方法中的阈值从所述等效源点的所述源强中选取;建立所述等效源点与待重建场点的声压传递矩阵Ger;利用公式Pr=GerQ获得待重建场点的声压,实现声场的重建。本发明的声场重建方法,在低频的声场重建中能获得精度较高的重建结果。

    一种适应多种直径管道的除锈机器人及除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3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0640134.4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多种直径管道的除锈机器人及除锈方法,属于管道机器人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机器人无法适应复杂的管道环境,不能在垂直水平弯管上行进,且无法挂载除锈装置的问题。它包括前侧行走装置、换向装置、后侧行走装置和除锈装置,换向装置前端与前侧行走装置连接,后端与后侧行走装置连接,除锈装置设置在前侧行走装置的前端;前侧行走装置和后侧行走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前轮臂机构、吸附模块和后轮臂机构,通过前轮臂机构和后轮臂机构使机器人在待除锈管道上行走,通过吸附模块对机器人在待除锈管道上定位,换向装置用于调整机器人在垂直管道的状态,除锈装置用于除锈。本发明适用于管道的除锈机器人。

    一种适应多种直径管道的除锈机器人及除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3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0134.4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多种直径管道的除锈机器人及除锈方法,属于管道机器人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机器人无法适应复杂的管道环境,不能在垂直水平弯管上行进,且无法挂载除锈装置的问题。它包括前侧行走装置、换向装置、后侧行走装置和除锈装置,换向装置前端与前侧行走装置连接,后端与后侧行走装置连接,除锈装置设置在前侧行走装置的前端;前侧行走装置和后侧行走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前轮臂机构、吸附模块和后轮臂机构,通过前轮臂机构和后轮臂机构使机器人在待除锈管道上行走,通过吸附模块对机器人在待除锈管道上定位,换向装置用于调整机器人在垂直管道的状态,除锈装置用于除锈。本发明适用于管道的除锈机器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