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5708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454102.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土地,翻地、施肥;步骤二、对茴香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步骤三、采用条播机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茴香种子条播于步骤一铺设地膜的土地上;步骤四、茴香出芽后,采用白天与黑夜交替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白天采用喷淋式浇水灌溉,黑夜采用喷雾式浇水灌溉;并在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茴香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有并相株的要间成单株,保持株距约5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本发明提供的茴香栽培方法从种子处理进行管理,通过科学的处理,提升了种子的萌发率,而且缩短了茴香种子萌发的周期,提高了茴香产量;使用叶面肥进行喷洒,促进茴香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升了茴香的营养价值。

    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一种枣树间作苜蓿的栽培及减氮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01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8734.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枣树间作苜蓿的栽培及减氮施肥方法,包括:步骤一,选择较为肥沃的土壤,对其进行松土、除草处理后,再施入一定量的肥料;步骤二,将枣树幼苗采用人工扦插的方式将其植入所述土壤中,将苜蓿种子放入含有0.4~0.5mg/mL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将苜蓿种子取出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再将苜蓿种子加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1~3h;步骤三,取出自然晾干,并采用条播机苜蓿种子条播于步骤一的土壤中;步骤四,采用减量施氮的方法对苜蓿以及枣树进行改性氮肥的施入;其中,所述枣树幼苗与苜蓿种子采用间作的方式进行扦插与播种,且两者行数比为3: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改善苜蓿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7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54102.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土地,翻地、施肥;步骤二、对茴香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步骤三、采用条播机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茴香种子条播于步骤一铺设地膜的土地上;步骤四、茴香出芽后,采用白天与黑夜交替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白天采用喷淋式浇水灌溉,黑夜采用喷雾式浇水灌溉;并在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茴香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有并相株的要间成单株,保持株距约5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本发明提供的茴香栽培方法从种子处理进行管理,通过科学的处理,提升了种子的萌发率,而且缩短了茴香种子萌发的周期,提高了茴香产量;使用叶面肥进行喷洒,促进茴香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升了茴香的营养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