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13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80092532.4

    申请日:2017-12-05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在集尘装置的保养时对使用者造成的负担的电动吸尘器。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1),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内置电动送风机(30)的驱动装置(10)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集尘装置(50),所述集尘装置具备尘杯(60)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尘杯的连动机构(90),所述连动机构具有于所述尘杯的轴心方向可来回移动地安装的手柄部(92)以及通过所述手柄部的所述轴心方向的来回动作来摆动的锁定爪(91b),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安装集尘装置(12)的集尘装置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集尘装置安装部的卡合凹部(11g),然后,所述卡合凹部与安装于所述集尘装置安装部的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锁定爪卡合,通过将所述手柄部在所述轴心方向拉动,所述锁定爪摆动并从所述卡合凹部脱离。

    电动吸尘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0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595807.7

    申请日:2019-07-03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部件数量、组装工作量、重量以及成本的同时,可以抑制密封不良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包括:驱动装置,用于将电动送风机收容于内部;集尘装置,可从含有尘埃的空气中分离尘埃,驱动装置包括:集尘装置安装部;吸入口;第一通风路径,与吸入口连通而将含有尘埃的空气导入集尘装置内;第二通风路径,使来自集尘装置的尘埃被分离后的空气流通;过滤器,设置在与第二通风路径的气流方向的电动送风机相比的上游侧;第二通风路径构成为包括连接过滤器和电动送风机的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上游侧构件,上游侧构件具有:过滤器安装部,可装卸地安装过滤器;嵌入部,与过滤器安装部一体形成而供电动送风机的上游侧端部嵌入。

    电动吸尘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13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80092532.4

    申请日:2017-12-05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在集尘装置的保养时对使用者造成的负担的电动吸尘器。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1),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内置电动送风机(30)的驱动装置(10)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集尘装置(50),所述集尘装置具备尘杯(60)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尘杯的连动机构(90),所述连动机构具有于所述尘杯的轴心方向可来回移动地安装的手柄部(92)以及通过所述手柄部的所述轴心方向的来回动作来摆动的锁定爪(91b),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安装集尘装置(12)的集尘装置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集尘装置安装部的卡合凹部(11g),然后,所述卡合凹部与安装于所述集尘装置安装部的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锁定爪卡合,通过将所述手柄部在所述轴心方向拉动,所述锁定爪摆动并从所述卡合凹部脱离。

    集尘装置和电动吸尘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308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80001786.1

    申请日:2015-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83 A47L9/1633 A47L9/1641

    Abstract: 为了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将由第2离心分离部分离的细尘和由第1离心分离部分离的粗尘一起废弃,本发明的集尘装置(100),集尘杯(111)被划分为对粗尘进行集尘的第1集尘室(111A)和对细尘进行集尘的第2集尘室(111B),构成第2集尘室(111B)的壁面的一部分是第1集尘室(111A)的外周面(111C)。

    吸入式吸尘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8561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2822269.5

    申请日:2002-1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入式吸尘器,从吸入口一起吸入由电动送风机的运转产生的气流和灰尘,将吸入的气流导入集尘装置中从而收集灰尘。在吸入口上具有第1吸入口和第2吸入口,由吸入口切换装置切换使用这些吸入口。第2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1吸入口的开口面积,从而可以产生高速的吸入气流。在第1吸入口和吸入口切换装置之间设有吸入通路,在第2吸入口和吸入口切换装置之间也设有吸入通路,并且将后者的吸入通路重叠配置在前者的吸入通路的上方。另外,后者的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成形且可以装拆的盖构成。另外,可以在吸入口上设置调节该吸入口的开口面积的开口面积调节装置。

    电动吸尘器
    6.
    发明公开
    电动吸尘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741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58280.0

    申请日:2020-10-26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包含把手部;其中所述把手部包含:握持部;以及握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含被配置在握住所述握持部的用户的手的食指侧的一端以及被配置在小指侧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到所述另一端被规定作为可握住范围;在所述可握住范围中,在握住所述一端时的一端侧握住范围与握住所述另一端时的另一端侧握住范围重叠的范围内,配置有所述握持传感器。

    电动吸尘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023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595841.4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保持外观形状及小型化且抑制路径压损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包括:驱动装置;集尘装置,从含有尘埃的空气中能分离尘埃,驱动装置包括:集尘装置安装部,可装卸地安装集尘装置;通风路形成筒体,将含有尘埃的空气送入安装在集尘装置安装部的集尘装置,通风路形成筒体包括:连接口,吸入含有尘埃的空气;通风口,与连接口连通,与安装在集尘装置安装部的所述集尘装置连接,连接口及通风口在彼此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开口,通风路形成筒体包括:上游侧角端部,具有连接口;下游侧角端部,具有通风口;中间连通部,连接上游侧角端部和下游侧角端部,下游侧角端部具有平滑地弯曲并连接到通风口的内侧弯曲内面部,随着朝向通风口逐渐变细。

    集尘装置及具备该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364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33681.1

    申请日:2019-02-22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紧凑且容易操作的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具备:具有底部及安装口的尘杯、和安装在所述尘杯的所述安装口的离心分离单元,所述离心分离单元包括:筒形的第一离心分离部,其将空气中的第一灰尘从空气中分离;以及第二离心分离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离心分离部的周围,且包含将通过了所述第一离心分离部的空气中的比所述第一灰尘小的第二灰尘分离的多个离心分离筒,所述尘杯包括第一集尘室,所述第一集尘室能够收集所述第一离心分离部的周围的所述第一灰尘,所述离心分离单元包括第二集尘室,所述第二集尘室能够收集从所述第二离心分离部的所述多个离心分离筒送来的所述第二灰尘。

    集尘装置和电动吸尘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08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80001786.1

    申请日:2015-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83 A47L9/1633 A47L9/1641

    Abstract: 为了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将由第2离心分离部分离的细尘和由第1离心分离部分离的粗尘一起废弃,本发明的集尘装置(100),集尘杯(111)被划分为对粗尘进行集尘的第1集尘室(111A)和对细尘进行集尘的第2集尘室(111B),构成第2集尘室(111B)的壁面的一部分是第1集尘室(111A)的外周面(111C)。

    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及具备该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634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495190.3

    申请日:2022-05-07

    Inventor: 太田博司

    Abstract: 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具有周壁部的集尘容器部、设置于集尘容器部内的内筒部以及与内筒部的轴心方向的一端部连通连结的灰尘捕捉部,集尘容器部具有设置于周壁部的连通口以及与连通口连通的导入路径,从轴心方向观察时,导入路径从导入路径内的气流的下游侧随着朝向上游侧,从周壁部的外周面向外侧逐渐鼓出而弯曲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