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243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080105795.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眩光对比度的校正方法具备:取得由配置于电子显示器的表面的防眩层产生的作为比较基准的第1眩光对比度和表示第1测量条件的信息的工序,第1眩光对比度是使用使来自防眩层的出射光成像的第1摄像透镜、和使出射光成像的第1二维图像传感器在第1测量条件下测量出的;取得由防眩层产生的作为比较对象的第2眩光对比度和表示第2测量条件的信息的工序,第2眩光对比度是使用使来自防眩层的出射光成像的第2摄像透镜、和使出射光成像的第2二维图像传感器,在与第1测量条件不同的第2测量条件下测量出的;以及为了与第1眩光对比度比较,基于第1测量条件与第2测量条件的比率来校正第2眩光对比度的工序。
-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98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048978.0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4 , G02B1/10 , G02B1/105 , G02B5/3025 , G02B27/28 , Y10T428/24355 , Y10T428/2437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其能够充分抑制干涉条纹和卷曲,同时能够实现硬涂层的薄膜化、并且能够防止制造成本上升。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为在透光性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硬涂层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硬涂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对于该凹凸形状来说,凹凸部的平均倾斜角记为θa,凹凸的峰度记为Kr时,所述θa和Kr满足如下的式子:0.01°≦θa≦0.10°、1≦Kr≦3。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7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353185.3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8 , B32B7/02 , B32B2307/412 , B32B2307/42 , G02B1/111 , G02B5/0294 , G02B5/3033 , G02B5/305 , G02F1/13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其能够抑制晃眼并且总雾度和内部雾度低。一种防眩膜,其具备透光性基材与防眩层,该防眩层设置在所述透光性基材上且具有凹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膜的表面为凹凸面;所述防眩膜的总雾度值为0%以上5%以下,所述防眩膜的内部雾度值为0%以上5%以下;将长波长截止波长为100μm时的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00)[μm]、将短波长截止波长为100μm且长波长截止波长为1000μm时的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00-1000)[μm]时,满足下式(3)和式≤Ra(100-1000)≤0.12μm …(4)。(4)。Ra(100)/Ra(100-1000)≤0.5…(3)0.04μm
-
公开(公告)号:CN10337647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474309.5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1/11 , G02B5/30 , G02F1/13363 , B32B27/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 B32B2457/202 , G02B5/0226 , G02B5/0294 , G02B5/3083 , G09F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防眩性膜具有硬涂性,能够高度抑制显示图像产生虹斑和干涉条纹、防止显示画面泛白和晃眼,但也能够在明室和暗室得到高对比度。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其在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表面存在凹凸形状的防眩层,上述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具有3000nm以上的延迟,上述防眩层含有二氧化硅微粒、有机微粒和粘合剂树脂,上述二氧化硅微粒形成凝聚体而在上述防眩层中疏密地含有凝聚体,上述凝聚体在上述有机微粒的周围密集地分布,在该有机微粒的周围密集分布的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体的一部分附着于上述有机微粒的表面和/或构成上述凝聚体的部分二氧化硅微粒浸渗于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880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0980102186.9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78 , G02B5/0226 , G02F1/1335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元件表面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功能层,在该功能层的最表面和/或内部具有漫射单元,并且具有下述式(I)的关系。1.92<γ<5.11 (I)γ:表示将连接漫射镜面反射±2度时反射强度和漫射镜面反射±1度时反射强度的直线外推至漫射镜面反射角度所得到的漫射强度的1/10强度的漫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693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780030764.3
申请日:2007-08-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02 , G02B1/105 , G02B1/14 , G02B5/02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具有作为光学层积体的充分硬度且发挥良好的防眩性的光学层积体。该光学层积体为具有透光性基材和设置在上述透光性基材上的硬膜层的光学层积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硬膜层包括透明硬膜层A和硬膜层B这两层,上述硬膜层B的最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当将凹凸的平均间隔设为Sm、凹凸部的平均倾斜角设为θa、凹凸的平均粗糙度设为Rz、Ψ设为Rz/Sm时,0.0010≤Ψ≤0.14、0.25≤θa≤5.0,并且上述透明硬膜层A与透光性基材之间实质上不存在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42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780000839.3
申请日:2007-08-1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G02B5/30 , G02B1/11 , B32B7/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78 , G02B5/0226 , G02B5/0242 , G02F1/133502 , G02F1/133504 , Y10T428/24355 , Y10T428/24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眩性,可实现优异的防眩光性和黑色再现性(现低辉度下的黑色的灰度等级表现)的防眩性叠层体,本发明通过一种光学叠层体来实现,所述光学叠层体,是具备光透过性基材和在该光透过性基材上的防眩层从而构成的光学叠层体,上述防眩层的最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在将上述光学叠层体的总雾度值定义为Ha、将上述光学叠层体的内部雾度值定义为Hi的场合,Ha超过0%小于90%,Hi超过0%小于90%,并且Hi/Ha为0.8以上小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87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80102173.1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78 , G02B5/0221 , G02B5/0242 , G02B5/0268 , G02F1/133528 , G02F2201/3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元件表面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功能层,在该功能层的最表面和/或内部具有漫射要素,并且具有下述式(I)的关系。2.1<Q/U<21.4 (I),Q(镜面透射强度):0度时的漫透射强度;U(假定镜面透射强度):将连接漫射镜面透射±2度和漫射镜面透射±1度时透射强度的直线外推至漫射镜面透射角度的透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69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0724.9
申请日:2007-08-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 G02B5/0221 , G02B5/0278 ,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能够同时得到防眩性、防止“晃眼”、亮黑感等黑色再现性等性质的光学层积体。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具有透光性基材和设置于该透光性基材上的防眩层,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的最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在上述光学层积体上,测定表面的凹凸形状的粗糙度曲线,对该粗糙度曲线绘制平均线,从该平均线取基准长度,计量测定在该基准长度内的存在于上述平均线的上部的局部峰顶的总个数m,将表示第m个局部峰顶与第m-1个局部峰顶的顶点间的长度值的Si和表示Si的个数的n代入上述数学式(I),计算出S’,然后,重复N次计算出下一个同一基准长度下的S’值,将表示以上述数学式(I)求出的S'的值的S’j和表示S’j的个数的N代入数学式(II),计算出局部峰顶的平均间隔S,平均间隔S为0.045mm以上且0.10mm以下,当将光学层积体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设为Sm、将凹凸部的平均倾斜角设为θa、将凹凸的平均粗糙度设为Rz时,Sm为50μm以上且小于100μm,θa为0.1度以上1.0度以下,Rz大于0.2μm且为1.0μ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