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42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80071284.1

    申请日:2014-12-22

    Abstract: 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即便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也能抑制制冷剂偏流。在室外热交换器(20)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有多个扁平多孔管(21b、121b)。在第一内部空间(23a)中采用循环结构,其包含第一分隔板(51)、第一流入口(41x)、第一上连通路(51x)及第一下连通路(51y),该第一流入口用于使制冷剂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上升。由第一整流板(41)、第一分隔板(51)、第一遮挡板(61)分隔为第一流出空间(51a)、第一循环空间(51b)、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管(121b)的制冷剂通路和将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下方连通口(61x)被配置成彼此不重叠。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3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258.6

    申请日:2014-07-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即便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也能抑制制冷剂偏流。在室外热交换器(20)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有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在第一内部空间(23a)中采用包含第一隔板(51)、第一流入口(41x)、第一上连通路(51x)及第一下连通路(51y)的循环结构。第一隔板(51)将第一内部空间(23a)分隔为第一流出空间(51a)和第一循环空间(51b)。第一流入口(41x)设于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下方,以使制冷剂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上升。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上端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上连通路(51x)被引导至第一循环空间(51b),在第一循环空间(51b)内下降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下连通路(51y)朝向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流回第一流出空间(51a)。

    热交换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18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22636.5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百叶板之间的排水性能。翅片(50)具有:板状部(60),其以板厚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配置;和多个百叶板(61),它们从板状部(60)沿板厚方向突出。扁平导热管(41、42、43、…)以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被插入于翅片(50)中。特别地,百叶板(61)具有相对于板状部(60)的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第1百叶板(62)和第2百叶板(63),这些百叶板(62、63)交替配置。

    热交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7064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20488.9

    申请日:2009-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F28D1/05391 F28F1/128 F28F1/34 F28F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对结露水的排水性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10)中,在被折弯成波形之前的波形翅片(12)的坯料设置有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第一切割线(121)与折弯部分的假想中心线(X)交叉,第二切割线(122)从第一切割线(121)的末端附近延伸,不与假想中心线(X)交叉,通过折弯,至少由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夹着的锐角三角形部分立起而形成切出立起部(12b)。切出立起部(12b)的根部与顶点之间的距离比以往长,上下相邻的波形翅片(12)的切出立起部(12b)彼此之间的接触量增加,因此,结露水容易顺着切出立起部(12b)流下,排水性提高。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23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80012069.4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100),具有多条作为微通道的第一流路(12)的第一层(10)和具有多条作为微通道的第二流路(22)的第二层(20)构成层叠体(110)。在层叠体(110)上形成有第一液体流通孔(111)和第二液体流通孔(112),第一液体流通孔(111)与多个第一层(10)各自的多条第一流路(12)相通,第二液体流通孔(112)与多个第二层(20)各自的多条第二流路(22)相通。第一液体流通孔(111)和第二液体流通孔(112)中的一个或两者中的每一个上布置有分配部件(40、50),分配部件(40、50)用于向多个第一层(10)和/或多个第二层(20)均匀地分配供给流体,所述流体包括蒸发源的液体。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771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3839.X

    申请日:2012-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上侧热交换区域(51)被划分成多个主热交换部(51a-51c),下侧热交换区域(52)被划分成多个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第一总集合管(6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的上侧空间(61)和对应于下侧热交换区域(52)的下侧空间(62),下侧空间(62)被分隔成对应于各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的多个连通空间(62a-62c)。第二总集合管(7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最下面的主热交换部(51a)和下侧热交换区域(52)最上面的辅助热交换部(52c)且共用的连通空间(71c)、和对应于除此以外的主热交换部(51b、51c)和辅助热交换部(52a、52b)的连通空间(71a、71b、71d、71e),连通空间(71a、71b)和连通空间(71d、71e)分别由连通管(72、73)连接起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