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康复护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682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96560.8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行走锻炼装置以及用于行走锻炼装置的驱动装置;底座内两侧均设有第一伸缩杆,两个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端部之间垂直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行走锻炼装置;底座的前端安装有前支架,底座的后端安装有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之间连接有两个水平的横杆,每个水平横杆的中央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吊环,各吊环内分别连接有一吊绳,两个吊绳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腰部防护带;行走锻炼装置上方与位于传送带传输方向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的伸缩杆上各设有一手握把手。本发明提利用传送带能够让患者实现行走锻炼,同时设有腰部防护带,防止锻炼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种下肢训练康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35394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07959.1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肢训练康复机器人,属于康复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设备适用条件受限,不能对脑卒中偏瘫或残疾患者进行站姿和步态训练的问题,结构包括内设踏板驱动装置的安装箱,踏板驱动装置包括与安装箱内底面固定的双轴伸电动机,双轴伸电动机的两个伸出轴上分别套装固定转盘,转盘上设铰接轴一,两个铰接轴一相差180°布置,铰接轴一与叉杆的单杆端铰接,叉杆的双杆端之间设踏板,踏板的中部通过铰接轴二与叉杆的双杆铰接,铰接轴二与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与安装箱内底面固定,固定块上设铰接座,铰接座通过铰接轴三与升降装置铰接,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踏板铰接。本发明康复效果好,舒适程度高。

    一种脑血管疾病辅助按摩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099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30427.5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血管疾病辅助按摩器,属于辅助按摩器技术领域。该按摩器包括:头罩、按摩爪、伸缩杆和穴位按摩头;头罩上设有多个第一竖向通槽,按摩爪与头罩滑动连接,按摩爪包括连接杆、固定环和按摩球,按摩球位于头罩的内侧,按摩球与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上端从第一竖向通槽穿出与固定环铰接,固定环固定在伸缩杆上,头罩上靠近的下边缘处设有环形通槽,穴位按摩头设在环形通槽内,穴位按摩头包括按摩头、药盒、壳体、连接杆和电机,按摩头与药盒可拆卸连接,药盒通过连接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发明的按摩器能促进血液循环,并对穴位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按摩,加之中药的药效辅助,综合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智能步巡机、矩阵式步行训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4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53721.1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供一种智能步巡机及以任务为导向的矩阵式步行训练系统和方法,属于康复医疗设备领域。智能步巡机之间内部通信使得自动化进程更加顺利,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光路可调,可实现针对不同的训练对象,可将光路自适应调整成与训练对象匹配,而且不同模式下组队不同,形成不同的探测光路,解决临床中步行能力难以泛化的难题。其自动化矩阵满足不同功能障碍水平需求,智能装置上下位移的特点满足各年龄段,不同身高人群康复需求。对室内步行泛化至社区内步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患者长期的恢复有很好的康复收益。

    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682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2481.1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属于训练器械技术领域。该下肢训练装置包括穿戴在腰部的第一穿戴部,第一穿戴部上设有与双腿相对应的腿部穿戴训练装置,腿部穿戴训练装置包括大腿穿戴部和小腿穿戴部,大腿穿戴部和小腿穿戴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大腿穿戴部的底部设有第一水平牵引件,小腿穿戴部设有第二水平牵引件,第一水平牵引件和第二水平牵引件均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坐板,坐板上设有扶手。本发明的下肢训练装置通过坐板作为承载身体重量的载体,根据康复运动疗法的基本要求,患者坐在坐板上通过自主运动,进行双腿同步训练或交错训练,满足多用训练方式,对双腿的协调性训练效果更佳。

    一种康复用手臂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7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1087959.2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用手臂锻炼装置,其支撑架体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前端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左、右侧的推杆一端相铰接,左、右侧推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一第一滑块与一滑轨滑动连接,各滑轨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件与左、右侧的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连接;当气缸逐渐推伸时,左右两个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同时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在对应的滑轨上向下滑动并推动两个束缚有人的胳膊的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向两侧扩展,从而带动与人的胳膊实现弯曲运动,当气缸逐渐收缩时,便拉动两个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复位,从而带动与人的胳膊实现伸展运动。本发明能够同时对病人的手臂及手腕进行康复锻炼,加快了病人整个手臂的血液循环。

    一种儿童、成人康复用减重步态训练车

    公开(公告)号:CN110833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84242.X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成人康复用减重步态训练车,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踏板,踏板相对的面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连接块连接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块能够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两个连接杆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且两个连接杆的位置相对,所述转轴通过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的支撑体支撑,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两组滚轮,每一组滚轮有两个且每一组的两个滚轮分别通过一个滚轴连接,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滚轮的轮芯处,所述滚轴和转轴上均键连接有链轮,链轮与链条相匹配,滚轴和转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所述滚轴位于箱体的下方,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链条的通孔。

    一种康复用手臂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7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87959.2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用手臂锻炼装置,其支撑架体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前端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左、右侧的推杆一端相铰接,左、右侧推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一第一滑块与一滑轨滑动连接,各滑轨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件与左、右侧的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连接;当气缸逐渐推伸时,左右两个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同时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在对应的滑轨上向下滑动并推动两个束缚有人的胳膊的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向两侧扩展,从而带动与人的胳膊实现弯曲运动,当气缸逐渐收缩时,便拉动两个胳膊弯曲伸展带动件复位,从而带动与人的胳膊实现伸展运动。本发明能够同时对病人的手臂及手腕进行康复锻炼,加快了病人整个手臂的血液循环。

    一种康复科用于膝关节松动的分离牵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429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32373.0

    申请日:2018-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5/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科用于膝关节松动的分离牵引装置,其两侧所述固定杆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圆柱状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远离坐板的一端固定套有分度盘;所述固定壳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分度盘的一端垂直安装有配重支架,远离分度盘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小腿支架;其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不仅能够自行使用座椅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膝关节固定牵引训练;而对于一些无法自理的康复患者来讲也可以在他人的辅助下进行康复训练;此外,本装置使用安全方便,占地空间小,造价成本低,适合推广以及康复患者在家使用。

    一种探测光路角度可调的智能步巡机

    公开(公告)号:CN1172442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53715.6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光路角度可调的智能步巡机,属于康复医疗设备领域。智能步巡机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连接的中轴核心装置和控制系统。上盖上设置有插销,插销的一端与上盖固定,插销的自由端为可插拔部件;中轴核心装置上设置有归位插孔和启动位插孔,插销拔出启动位孔可进行圆周运动;中轴核心装置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部件运动形成与所选择训练模式相匹配的预设探测光路,不同步行训练模式下所匹配的预设探测光路不同。可实现针对不同的训练模式,通过激光入射和反射角度的调节,使训练光路构建更快更准确,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