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及改性煤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614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580039513.6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第一干燥工序(S11),其将从外部摄入的空气加热,用加热后的空气使高水分煤流动化而制成煤流动层,使水分从煤流动层中的高水分煤中蒸发而制成一次干燥煤;第二干燥工序(S12),其将一次干燥煤间接地加热,使水分进一步从一次干燥煤中蒸发而制成干燥煤,同时将从一次干燥煤中蒸发的第一水蒸汽回收;干馏工序(S20),其将干燥煤进行干馏而制成改性煤,并且通过将供给干燥煤的干馏所需要的干馏热后的燃烧排气进行废热回收,从而产生第二水蒸汽;和冷却工序(S30),其将改性煤冷却。在第一干燥工序中,将空气用第一水蒸汽间接地加热。在第二干燥工序中,使用第二水蒸汽将一次干燥煤间接地加热。

    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及改性煤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61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9513.6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第一干燥工序(S11),其将从外部摄入的空气加热,用加热后的空气使高水分煤流动化而制成煤流动层,使水分从煤流动层中的高水分煤中蒸发而制成一次干燥煤;第二干燥工序(S12),其将一次干燥煤间接地加热,使水分进一步从一次干燥煤中蒸发而制成干燥煤,同时将从一次干燥煤中蒸发的第一水蒸汽回收;干馏工序(S20),其将干燥煤进行干馏而制成改性煤,并且通过将供给干燥煤的干馏所需要的干馏热后的燃烧排气进行废热回收,从而产生第二水蒸汽;和冷却工序(S30),其将改性煤冷却。在第一干燥工序中,将空气用第一水蒸汽间接地加热。在第二干燥工序中,使用第二水蒸汽将一次干燥煤间接地加热。

    废弃物气化熔融炉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5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80068994.X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物气化熔融炉,能够促进竖井部的废弃物的干燥/热分解,以抑制到达炉底时所携带的水分及挥发物,从而降低额外的焦炭的消耗。废弃物气化熔融炉(1)包括:竖井部(2),其用于将内部填充的废弃物干燥及热分解,并且其上部侧具有废弃物装入口(21)及炉内气体排出口(22),其底部侧具有将废弃物排出的开口部(23);熔融炉部(4),其炉芯与竖井部(2)错位设置,并且其上部侧具有供给热分解的废弃物和炭类固体燃料的开口部(46),其炉底侧具有用于吹入燃烧用的富氧空气的风口(42);连通部(5),其连接所述竖井部的底部侧开口部(23)和所述熔融炉部的上部侧开口部(46),所述连通部包括,在承受填充于竖井部(2)的废弃物的载荷的位置处配置的炭化炉箅部(3),将占向炉内吹入的全氧量的60%以上的干燥/热分解用的空气从炭化炉箅部(3)向竖井部(2)内送风的送风装置(3),将所述炭化炉箅部上被热分解的废弃物向熔融炉部(4)的上部侧开口部(46)供给的供给装置(3)。

    废弃物气化熔融炉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5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68994.X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物气化熔融炉,能够促进竖井部的废弃物的干燥/热分解,以抑制到达炉底时所携带的水分及挥发物,从而降低额外的焦炭的消耗。废弃物气化熔融炉(1)包括:竖井部(2),其用于将内部填充的废弃物干燥及热分解,并且其上部侧具有废弃物装入口(21)及炉内气体排出口(22),其底部侧具有将废弃物排出的开口部(23);熔融炉部(4),其炉芯与竖井部(2)错位设置,并且其上部侧具有供给热分解的废弃物和炭类固体燃料的开口部(46),其炉底侧具有用于吹入燃烧用的富氧空气的风口(42);连通部(5),其连接所述竖井部的底部侧开口部(23)和所述熔融炉部的上部侧开口部(46),所述连通部包括,在承受填充于竖井部(2)的废弃物的载荷的位置处配置的炭化炉箅部(3),将占向炉内吹入的全氧量的60%以上的干燥/热分解用的空气从炭化炉箅部(3)向竖井部(2)内送风的送风装置(3),将所述炭化炉箅部上被热分解的废弃物向熔融炉部(4)的上部侧开口部(46)供给的供给装置(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