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822C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98813825.5

    申请日:1998-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30

    Abstract: 链轮(1)包括往轮子上安装的安装部(7)、和波形部(2),该波形部(2)形成有与链条进行啮合的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该链轮的体积、重量,并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而合适地进行咬合。因此,在安装部(7)上形成第一凸起部(9A)和第二凸起部(9B),其中第一凸起部(9A)是在该板厚中心面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是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以便在板厚中心面(17)上实质上均等分割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由于具有安装孔(8)的第一凸起部的顶上平面部(15A)与链轮的最下端面(18A)在同一平面内,与凸缘面卡合,因此,齿的位置与链条的位置吻合。而且,由于在板厚中心面上均等分割,故在淬火时不产生面变形等。又因可将安装部和波形部做成薄形结构,故可减轻链轮的重量。

    链轮
    2.
    发明授权
    链轮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109207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97197339.3

    申请日:1997-08-13

    Inventor: 高森则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30 B62M9/02 B62M9/06 B62M9/10 F16H7/06

    Abstract: 链轮1,包括一个波浪形区域2。该波浪形区域至少是形成在链轮的外缘上并以起伏的形式沿链轮的圆周延伸。该波浪形区域有许多凸起接合部3。许多轮齿就形成在这些凸起接合部的外端;其特征在于,一对相邻的凸起接合部(3)之间的节距(P1x2)与另一对相邻的凸起接合部(3)之间的节距(P1)是不等的,在所述至少一个节距不等的相邻突起接合部处,所述的轮齿(5G)形成在两个相邻凸起接合部(3)之间的倾斜部分(4G)的外端。

    链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85029A

    公开(公告)日:2001-02-21

    申请号:CN98813825.5

    申请日:1998-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30

    Abstract: 链轮(1)包括往轮子上安装的安装部(7)、和波形部(2),该波形部(2)形成有与链条进行啮合的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该链轮的体积、重量,并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而合适地进行咬合。因此,在安装部(7)上形成第一凸起部(9A)和第二凸起部(9B),其中第一凸起部(9A)是在该板厚中心面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是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以便在板厚中心面(17)上实质上均等分割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由于具有安装孔(8)的第一凸起部的顶上平面部(15A)与链轮的最下端面(18A)在同一平面内,与凸缘面卡合,因此,齿的位置与链条的位置吻合。而且,由于在板厚中心面上均等分割,故在淬火时不产生面变形等。又因可将安装部和波形部做成薄形结构,故可减轻链轮的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