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46079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510136930.0
申请日:2005-12-1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55 , G02F1/13306 , G09G3/2014 , G09G2300/0876 , G09G2310/0235 , G09G2320/0252 , G09G2320/0261 , G09G2320/0285 , G09G2320/041 , G09G2330/021 , G09G2340/16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单元、视频信号驱动电路、扫描信号驱动电路、公共电极电位控制电路以及同步电路。该显示单元具有:扫描电极、视频信号电极、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关元件,以及公共电极。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扫描全部扫描电极并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像素电极之后,公共电极电位控制电路将公共电极的电位改变成脉冲形状、对视频信号进行过驱动、或者增加返回到没有施加电压的状态所需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0419513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610100954.5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24 , G02B27/48
Abstract: 一种微隔栅具有作为基本单元的控光层,在控光层中,将吸光层和透明层层压在一起,并且将包括具有不同层厚度或光学常数的多种控光层的多个基本单元(L和S)沿基本单元的层厚度的方向放置。根据随机数或序列产生规则确定基本单元(L和S)的排列模式。因此,在空间频率方面,微隔栅具有大量频率分量,从而防止了具有特定周期的、并通常由与其它光学元件的干涉引起的莫尔条纹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0416356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10005009.7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1 , G02F1/133345 , G02F1/1337 , G02F1/1345 , G02F1/13454 , G02F1/1368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屏板,具有通过设置有液晶注入口的密封件彼此平行设置的驱动基板和相对基板。液晶层密封在两个基板之间。孔设置在形成在平滑膜的像素区域的周边上的部分内,所述平滑膜形成在驱动基板的表面上,且取向膜被形成以便所述周边边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孔里面。由此,所述液晶注入时间能够减少且屏板能够以窄的帧设定,且布线和周边驱动电路不容易被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101321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6105.8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7 , G02F1/1323 , G09G3/3648 , G09G2320/028 , G09G2320/041
Abstract: 显示设备由光源设备和透射液晶显示面板组成,以及光源设备具有能在透射或散射入射光的状态间切换的透明/散射切换元件。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以矩阵形式位于透射液晶显示面板中,以及通过将信号和电源用于驱动像素,驱动该透明/散射切换元件,消除用于透明/散射切换元件的另一电源和信号的需要。能使用于控制散射的透明/散射切换元件的驱动电源在能切换视角范围的显示设备中更小和更廉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35412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213462.6
申请日:2005-05-23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F21V11/02 , F21V5/08 , G02F1/13357 , H04M1/02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光源,包括:背光,发出平面形状的光;光束方向调整元件,调整从背光入射的光的方向,并将所述光线射出,其中沿垂直于其光调整方向的方向交替地形成透射光的透明区域和吸收光的吸收区域;以及透明和散射切换元件,能够在透射从光束方向调整元件入射的光的状态和散射光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174059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47176.X
申请日:2002-05-07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B1/10 ,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26 ,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具有接近相向配置的一对基板、填充在其间隙内的液晶层以及背光板。在配置于背光板侧的基板上,设置具有开口部的反射板和聚光装置。该液晶显示元件无论在进行透过显示还是进行反射显示时,都能进行明亮、优质的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490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8713.8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33 , G09F9/00 , H04M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09 , G02F1/134363 , G02F2201/124
Abstract: 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沿着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周期排列有多个像素,由于光在各像素中开口部分以外的部分被遮断,所以,显示面板具有二维栅格结构。像素是矩形,x方向的长边长度Px比y方向的短边长度Py大。在显示面板上放置有将透明区域和不透明区域以一维方式周期排列而构成的遮板,遮板所具有的一维周期方向与x轴所成角度为45度或更小,优选为10度或更小。由此,可得到方向性高、降低莫尔条纹且具有高透过率的光学元件。还可以实现组装所述光学元件而具有出色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029981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10130973.2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日本电气液晶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9G3/36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23 , G09G3/3688 , G09G2310/0297 , G09G2320/0209 , G09G2320/024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容纳设有反射从显示面侧的入射光并显示信息的凹凸反射像素电极的反射部分,和设有透射从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像素电极的透射部分。施加到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电压被独立控制。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具有宽视角特性。在大于某个角度的宽视角区域中,反射部分的亮度大于透射部分的亮度,而在其它角度区域中透射部分的亮度大于反射部分的亮度。在宽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都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反射部分进行取消数据显示,由此使透射部分的显示内容在超过某个视角时不可见。从而有可能提供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可切换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34488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410055632.4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3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3 , G02F2203/21 , G02F2413/02 , G03B21/16
Abstract: LCD投影仪中的LCD器件包括TFT衬底,反向衬底,夹在TFT衬底和反向衬底之间的LC层,以及一对补偿衬底,粘附于TFT衬底和反向衬底的远离LC层的外表面上。补偿衬底具有负的热胀系数(CTE),用以补偿因光源的辐射而产生的TFT衬底和反向衬底的温度上升所引起的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908749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0954.5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24 , G02B27/48
Abstract: 一种微隔栅具有作为基本单元的控光层,在控光层中,将吸光层和透明层层压在一起,并且将包括具有不同层厚度或光学常数的多种控光层的多个基本单元(L和S)沿基本单元的层厚度的方向放置。根据随机数或序列产生规则确定基本单元(L和S)的排列模式。因此,在空间频率方面,微隔栅具有大量频率分量,从而防止了具有特定周期的、并通常由与其它光学元件的干涉引起的莫尔条纹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