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8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27910.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8/00 , C04B35/195 , C04B35/515 , C04B35/565 , C04B35/622 , F01N3/28 , F01N3/20 , B01D53/94 , B01D4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烧结体、蜂窝结构体、电加热催化器及复合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提高复合烧结体的耐氧化性。复合烧结体包含:硅相、堇青石相、以及高阻碳化硅相。该复合烧结体中的硅的含有率相对于该复合烧结体而言为3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该复合烧结体中的堇青石的含有率相对于该复合烧结体而言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该复合烧结体中的高阻碳化硅的含有率相对于该复合烧结体而言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据此,能够使硅粒子粗大化,从而能够提高复合烧结体的耐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127374.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在接合对象物与电极部的接合中实现了高耐氧化性。接合体具备接合对象物、基底层(41)、电极部(3)以及固定层(42)。导电性的基底层(41)固定于接合对象物的表面。电极部(3)固定于基底层(41)上。导电性的固定层(42)以中间隔着电极部(3)的方式固定于基底层(41)上。基底层(41)及固定层(42)各自的气孔率为10%以下。由此,能够在接合对象物与电极部(3)的接合中实现高耐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199337.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46/24 , C04B35/195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蜂窝结构体中,通过多个隔壁(23)而形成从轴向观察时呈二维地排列的多个隔室。多个隔壁(23)由以堇青石为主成分的多孔质材料形成。在隔壁(23)中,作为从两表面分别起算至深度达到隔壁厚度的25%为止的部位的表层部(32)的气孔率及作为其他部位的内部(33)的气孔率为50%以上。表层部(32)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内部(33)也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表层部(32)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小于内部(33)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1957.0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隔热部件(16)具备第1主面(161)和第2主面(162),在被对象物夹持的情况下,所述第1主面(161)与一个对象物对置,所述第2主面(162)位于与第1主面(161)相反的一侧,并与另一对象物对置。隔热部件(16)具有含气孔的陶瓷的多孔质结构,ZrO2粒子以及存在于ZrO2粒子的表面的异种材料形成多孔质结构的骨架。异种材料包含选自SiO2、TiO2、La2O3以及Y2O3中的至少一种。异种材料存在于ZrO2粒子的表面、尤其是粒子间的连接部,从而较高地维持了隔热部件(16)的机械强度,并且得到优异的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889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1453.6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多孔质陶瓷结构体(10)具有由多个多孔质陶瓷粒子(16)构成的多孔质陶瓷集合体(14),相对于在多孔质陶瓷集合体(14)内含有的多孔质陶瓷粒子(16)的角部的个数,位于某个多孔质陶瓷粒子(16)的一个角部与两个其他多孔质陶瓷粒子(16)对置处的角部的个数,比例为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6743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80006285.3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26 , H01M2/1646 , H01M4/244 , H01M4/32 , H01M10/24 , H01M10/30 , H01M10/32 , H01M12/08 , H01M2300/0014 , H01M2300/0065 , H01M2300/0091 , Y02E60/124 , Y02E60/128
Abstract: 提供一种锌二次电池,其可防止锌树枝状结晶所导致的正负极之间的短路。本发明的锌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含有锌的负极;浸渍或接触正极和负极的电解液,该电解液由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形成;以及由具有氢氧化物离子导电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形成的隔膜,该隔膜通过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来使得正极与负极之间彼此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3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174755.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5/195 , C04B35/515 , C04B35/622 , C04B38/00 , F01N3/20 , F01N3/28 , B01D53/94 , B01D53/72 , B01D53/62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烧结体、蜂窝结构体、电加热催化器及复合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提供低电阻且具有高耐氧化性的复合烧结体。复合烧结体包含:作为主相的硅相、堇青石相、以及含有Si的非晶质相。另外,于室温的体积电阻率为0.1Ω·cm以上且2.5Ω·cm以下。据此,即便复合烧结体暴露于高温氧化气氛的情况下,硅粒子的氧化也得以抑制,复合烧结体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提供低电阻且具有高耐氧化性的(即,在高温氧化气氛下暴露后的电阻变化率较小的)复合烧结体。
-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710982466.X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8/00 , C04B35/626 , B01J35/04 , B01J27/224 , B01J27/24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质材料、蜂窝结构体及多孔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课题为提高多孔质材料的机械强度。多孔质材料(2)包括骨料粒子(3)和粘结剂(4),该粘结剂(4)包含堇青石(41)及锆石粒子(42),并以形成有细孔(21)的状态将骨料粒子(3)间粘结。优选,粘结剂(4)的质量在骨料粒子(3)及粘结剂(4)的总质量中所占的比率为8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另外,锆石粒子(42)的质量在粘结剂(4)的质量中所占的比率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199337.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46/24 , C04B35/195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蜂窝结构体中,通过多个隔壁(23)而形成从轴向观察时呈二维地排列的多个隔室。多个隔壁(23)由以堇青石为主成分的多孔质材料形成。在隔壁(23)中,作为从两表面分别起算至深度达到隔壁厚度的25%为止的部位的表层部(32)的气孔率及作为其他部位的内部(33)的气孔率为50%以上。表层部(32)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内部(33)也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表层部(32)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小于内部(33)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