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9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61181.3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4 , B01D46/2429 , B01D46/2448 , B01D53/94 , B01D2046/2433 , B01D2255/9155 , F01N3/2026 , F01N3/2828 , F01N2240/16 , F01N2260/10 , F01N2330/30 , H05B3/42 , H05B2203/024 , Y02T10/26 , Y10T428/24149
Abstract: 本发明的蜂窝状结构体(100)包括:筒状的蜂窝状结构部(4),其具有划分形成作为流体的流路的从一个端面(11)延伸到另一个端面(12)的多个孔格(2)的多孔质的隔壁(1)与位于最外周的外周壁(3),隔壁(1)的电阻率为1~200Ωcm,且,外周壁(3)的至少一部分由杨氏模量比隔壁(1)的杨氏模量低地构成的低杨氏模量部(6)形成,低杨氏模量部(6)的杨氏模量比隔壁(1)的杨氏模量的比率为2~95%。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催化剂载体并且通过施加电压也作为加热器发挥功能,且抗热震性优良的蜂窝状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77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181.3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4 , B01D46/2429 , B01D46/2448 , B01D53/94 , B01D2046/2433 , B01D2255/9155 , F01N3/2026 , F01N3/2828 , F01N2240/16 , F01N2260/10 , F01N2330/30 , H05B3/42 , H05B2203/024 , Y02T10/26 , Y10T428/24149
Abstract: 本发明的蜂窝状结构体(100)包括:筒状的蜂窝状结构部(4),其具有划分形成作为流体的流路的从一个端面(11)延伸到另一个端面(12)的多个孔格(2)的多孔质的隔壁(1)与位于最外周的外周壁(3),隔壁(1)的电阻率为1~200Ωcm,且,外周壁(3)的至少一部分由杨氏模量比隔壁(1)的杨氏模量低地构成的低杨氏模量部(6)形成,低杨氏模量部(6)的杨氏模量比隔壁(1)的杨氏模量的比率为2~95%。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催化剂载体并且通过施加电压也作为加热器发挥功能,且抗热震性优良的蜂窝状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77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80062346.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6 , B01D53/94 , B01D2255/9155 , B01J35/04 , F01N3/2026 , F01N3/2828 , H05B3/141 , H05B3/42 , H05B2203/024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状结构体(100),包括: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2)的多孔质的隔壁(1)和外周壁(3)的筒状的蜂窝状结构部(4)以及设置在蜂窝状结构部(4)的侧面(5)的一对电极部(21),蜂窝状结构部(4)的电阻率为10~200Ωcm,一对电极部(21)分别形成为在孔格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带状,在与孔格(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一个电极部(21)相对于另一个电极部(21)夹着蜂窝状结构部的中心设置在相反侧,电极部(21)具有薄壁部,其厚度为电极部(21)的最大厚度的0~70%(25)。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77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2346.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6 , B01D53/94 , B01D2255/9155 , B01J35/04 , F01N3/2026 , F01N3/2828 , H05B3/141 , H05B3/42 , H05B2203/024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状结构体(100),包括: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2)的多孔质的隔壁(1)和外周壁(3)的筒状的蜂窝状结构部(4)以及设置在蜂窝状结构部(4)的侧面(5)的一对电极部(21),蜂窝状结构部(4)的电阻率为10~200Ωcm,一对电极部(21)分别形成为在孔格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带状,在与孔格(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一个电极部(21)相对于另一个电极部(21)夹着蜂窝状结构部的中心设置在相反侧,电极部(21)具有薄壁部,其厚度为电极部(21)的最大厚度的0~7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