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35C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1132849.5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21D2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F1/02 , B26F2210/08 , B32B38/04 , B32B2038/047 , B32B2457/08 , H05K1/0306 , H05K1/0393 , H05K3/005 , H05K3/4611 , H05K3/4629 , H05K3/4635 , H05K3/4638 , H05K2201/096 , H05K2203/0195 , H05K2203/1476
Abstract: 一种采用冲头和模具的用于加工具有大高宽比通孔的工业部件的方法,包括:由所述冲头在第一片板材上加工第一孔的第一步骤;第一片板材与模板紧密接触的第二步骤,此时,冲头不从第一孔拉出;所述冲头升起第三步骤,以便于所述冲头的端部从升起的所述第一片板材底部断面略微拉回;由所述冲头在第二片板材上加工第二孔的第四步骤;升起与所述第一片板材紧密接触的第二片板材第五步骤,此时,所述冲头不从第二孔拉出;所述冲头升起的第六步骤,以便于冲头的端部从升起的所述第二片板材的底部轻微拉回;随后继续重复上述第四至第六步骤,使多片板材叠成多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64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80002242.1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原子束源(10)具备:筒状的阴极(20),其具有设置有能够射出原子束的射出口(32)的射出部(30);设置在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一阳极40;以及与第一阳极(40)分开设置在所述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二阳极(50);通过将从阴极(20)的形状、第一阳极(40)的形状、第二阳极(50)的形状、以及阴极(20)与第一阳极(40)和所述第二阳极(50)的位置关系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设为预定的构成,从而抑制溅射粒子的射出,该溅射粒子是由第一阳极(40)与第二阳极(50)之间的等离子体生成的阳离子与阴极(20)、第一阳极(40)及第二阳极(50)中的至少一个发生碰撞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18885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072706.5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7/22 , B01J37/0232 , B05D2401/32 , C04B41/009 , C04B41/4545 , C04B41/87 , C04B2111/00793 , C04B35/00 , C04B38/0006 , C04B35/195 , C04B35/565 , C04B41/457 , C04B41/5025 , C04B41/5024 , C04B41/50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装置,能够在由多孔体制成的基材的表面,无遗漏地形成均一厚度的捕集层,且以高生产率、高成品率制作品质优良的蜂窝过滤器。该装置用于蜂窝过滤器的制造,包括:用于固定蜂窝过滤器的基材的工件固定部;粉末体输送部,粉末体输送部配置于该工件固定部一侧,利用加压气体使粉末体随着气流被输送;导入部,导入部设置于该粉末体输送部和工件固定部之间,将从粉末体输送部随着气流被输送的粉末体和其他的气体进一步混合,在装置使用时,导入到固定于工件固定部的基材;以及吸引部,吸引部配置于工件固定部的另一侧,使用吸引单元使工件固定部的另一侧相对于工件固定部的一侧减压从而吸引通过固定于工件固定部的基材的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754838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25207.7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1/006 , B28B11/007 , Y10T156/12
Abstract: 一种具有孔眼密封部的蜂窝状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可缩短制造时间,从而可削减制造成本。在将蜂窝状构造体(1)定位于具有可插入蜂窝状构造体(1)端面部的贯通孔(11h)的台部(11)的状态下,将膜片(25)粘贴在蜂窝状构造体(1)的端面(8)上,并且做成膜片(25)的未粘贴在端面(8)上的剩余部分被粘贴在台部(11)上的状态,从而以平坦的状态保持膜片(25),通过在膜片(25)上形成与一部分网孔(3)的开口相对应的开口孔而将膜片(25)做成掩膜,利用孔眼密封材料供给装置(23)将具有流动性的孔眼密封材料(31)供给到该掩膜上或掩膜的同一平面上,然后利用孔眼密封装置(24)将孔眼密封材料(31)充填到蜂窝状构造体(1)的网孔(3)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51948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480042188.0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64 , B32B3/02 , C04B35/119 , C04B35/4885 , C04B2235/6025 , C04B2235/945 , C04B2235/9623 , C04B2235/9638 , F27D3/12 , F27D5/00 , Y10T428/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呈盘状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容纳加工件的凹穴的、同时设置了缺口的陶瓷基体构成的热处理用加热盘。该热处理用加热盘,在使用时不产生裂纹及发生翘曲等变形,是在以更简单的制造工艺实现更高的成品率的同时具有制造可能性的加热盘。
-
公开(公告)号:CN1462227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413.8
申请日:2002-04-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26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005 , B26F1/02 , B26F2210/08 , H05K3/4611 , H05K2203/0195 , H05K2203/0346 , H05K2203/1476 , Y10T29/49126 , Y10T29/49155 , Y10T29/49165 , Y10T29/49181 , Y10T83/04 , Y10T83/2066 , Y10T83/9423
Abstract: 一种除去金属模冲压中冲孔碎屑的方法(该金属模冲压通过使用冲杆(10)和模具(12)在被冲压材料(3)上开孔)和一种包括该除去冲孔碎屑方法的制造冲压制品的方法,该除去冲孔碎屑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通过冲杆(10)在冲压材料(3)上开孔之后,在不从孔中卸下冲杆(10)的情况下提升靠近脱模板(11)安装的冲压材料(3),返回从模具(12)提升的冲杆(10)以便从冲孔的最低部分稍微突出,在此状态下,进行除去碎屑的操作,从而,即使模具的阶梯孔部分的空间很狭小,也能够容易地执行冲孔操作,并且没有任何冲孔碎屑残留在这些冲孔的内部,因此可以提高由冲孔操作制造的产品的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209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80028445.1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原子束产生装置(10)具备:阴极(20),其是具有设置有能够射出原子束的照射口(23)的射出面(22)的框体;阳极(40),其配设于阴极(20)的内部,且与阴极(20)之间产生等离子体;以及磁场产生部(61、62),其具有产生第一磁场(B1)的第一磁场产生部(61)和产生第二磁场(B2)的第二磁场产生部(62),以从射出面(22)侧使第一磁场位于第二磁场的上方进行观察时的磁场的方向在第一磁场为向左、且在第二磁场为向右的方式,在阴极(20)内产生与射出面(22)平行的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从而将在阴极(20)内生成的阳离子导向射出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6647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80002242.1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原子束源(10)具备:筒状的阴极(20),其具有设置有能够射出原子束的射出口(32)的射出部(30);设置在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一阳极40;以及与第一阳极(40)分开设置在所述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二阳极(50);通过将从阴极(20)的形状、第一阳极(40)的形状、第二阳极(50)的形状、以及阴极(20)与第一阳极(40)和所述第二阳极(50)的位置关系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设为预定的构成,从而抑制溅射粒子的射出,该溅射粒子是由第一阳极(40)与第二阳极(50)之间的等离子体生成的阳离子与阴极(20)、第一阳极(40)及第二阳极(50)中的至少一个发生碰撞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18885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072860.2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1/12 , B01J35/04 , B01J37/0232 , B05B7/0075 , B05B7/1409 , B05B7/1454 , B05B7/1486 , B05B12/084 , B05B13/0609 , B05B15/18 , B05D1/22 , B08B5/02 , C04B41/009 , C04B41/4545 , C04B41/87 , C04B2111/00793 , C04B41/457 , C04B41/5025 , C04B41/5024 , C04B41/5059 , C04B35/00 , C04B38/0006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装置,能够在由多孔体制成的基材的表面,无遗漏地形成均一厚度的捕集层,且以高生产率、高成品率制作品质优良的蜂窝过滤器。该装置,包括:工件固定部;粉末体输送部;导入部,将从粉末体输送部随着气流被输送的粉末体和其他的气体进一步混合,在装置使用时导入到固定于工件固定部的基材;以及吸引部,配置于工件固定部的另一侧,使用吸引单元使工件固定部的另一侧相对于工件固定部的一侧减压从而吸引通过固定于工件固定部的基材的气流;清扫部,除去附着于粉末体导入后的基材端面的剩余粉末体;判定部,判定附着于基材的粉末体的附着量;以及输送部,在工件固定部、清扫部和判定部之间,进行基材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154149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880000601.5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1/006 , B28B1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缩短时间来消减制造成本的具有封孔部的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在蜂窝结构体(1)上实施掩模,向该掩模上或与掩模为同一平面上供给具有流动性的封孔材料(31)(浆料或糊料),通过在掩模的表面上使相对于该表面配置成锐角并具有用于对封孔材料(31)加压的加压面的加压部件(24)移动,从而用加压面对封孔材料(31)加压并将封孔材料(31)填充到蜂窝结构体的隔室内。具体地说,使加压面的一部分区域通过封孔材料(31)与掩模接触并在掩模上移动,对封孔材料(31)向隔室一侧加压的同时将剩余的封孔材料(31)向移动方向推出,并且一边形成面接触区域一边加压填充到隔室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