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象综合指数判断气象条件变化对臭氧影响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5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58548.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综合指数判断气象条件变化对臭氧影响的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收集全球多个区域的气象数据以及臭氧浓度数据;S2:基于气象数据以及臭氧浓度数据构建臭氧浓度测算模型;S3:基于臭氧浓度测算模型进行数据仿真,然后基于多组仿真数据对照判断气象条件变化对臭氧生成的影响。本发明基于关键气象因子构建气象综合指数与臭氧浓度计算公式,快速准确地描述和量化气象条件的综合变化对近地面臭氧变化的综合影响。

    一种海上风电场数据的参数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39628.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数据的参数化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叶片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若干个网格切片;S2、获取海上风电场的运行数据,为风机叶片生成对流扰动模型;S3、获取各个网格切片的实时温度参数;S4、利用对流扰动模型对各个网格切片的实时温度参数进行处理,确定风机叶片的异常区域。本发明对风电场的风电叶片的自身参数进行模型构建,带入网格切片的温度处理过程,使得最终生产的异常区域准确,能实时反映叶片的温度反常情况,便于维修人员掌握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一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空气通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0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96613.5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空气通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空气样本中的萜烯类物质含量和光谱图数据;其中,所述光谱图数据中的各元素为各波长对应的光谱吸收率;根据所有空气样本的萜烯类物质含量,获得各空气样本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根据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中所有空气样本对各波长的光谱吸收率,计算各波长对应的萜烯浓度响应混乱度和信息特异度;根据信息特异度与萜烯浓度响应混乱度获得稀疏负载向量;根据稀疏负载向量获得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根据样本数据集构建分类决策函数,获得实时采集的光谱图监测数据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提高了空气中萜烯类物质的实时检测精度。

    一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空气通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0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6613.5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空气通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空气样本中的萜烯类物质含量和光谱图数据;其中,所述光谱图数据中的各元素为各波长对应的光谱吸收率;根据所有空气样本的萜烯类物质含量,获得各空气样本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根据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中所有空气样本对各波长的光谱吸收率,计算各波长对应的萜烯浓度响应混乱度和信息特异度;根据信息特异度与萜烯浓度响应混乱度获得稀疏负载向量;根据稀疏负载向量获得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根据样本数据集构建分类决策函数,获得实时采集的光谱图监测数据的萜烯类物质浓度等级,提高了空气中萜烯类物质的实时检测精度。

    海岸带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数值预测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35227.5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海岸带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数值预测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第一数据库获取海岸带区域的历史碳通量监测数据,获取与海岸带区域相关的土地使用计划和减排计划,构建未来的碳通量监测数据;基于神经网络创建第一预测模型和第二预测模型,基于第一碳通量监测数据训练第一预测模型,基于第二碳通量监测数据训练第二预测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创建第三预测模型,将第一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和第二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进行组合构成数据矩阵,训练第三预测模型,第三预测模型输出预测时间对应的预测结果作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碳通量数值的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预测。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70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2917.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基础数据集并确定待检测区域;通过街区空气质量模型对待检测区域进行空气质量模拟,确定污染靶区;确定无人机的预设飞行路径信息并进行实时流场监测与随机粒子模拟跟踪,构建污染靶区气流轨迹;获取目标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并结合污染靶区气流轨迹对无人机的预设飞行路径信息进行修正处理;根据修正后的无人机预设飞行路径信息确定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源区的位置,生成大气污染源溯源报告。本发明能够快速追踪并定位到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源区的精确位置。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一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74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57175.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滤波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得的PM2.5数据序列和臭氧数据序列,结合臭氧数据的整体噪声影响状态,确定臭氧数据序列的第一滤波窗口尺寸;分析臭氧数据序列的局部噪声影响状态,确定臭氧数据序列中每个臭氧数据的噪声影响程度,利用每个臭氧数据的噪声影响程度对第一滤波窗口尺寸进行修正,获得各个臭氧数据的最优滤波窗口尺寸,进而获得滤波处理后的臭氧数据序列;根据PM2.5数据序列和滤波处理后的臭氧数据序列利用预测模型,确定PM2.5和臭氧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臭氧数据的滤波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空气污染防控预测分析的准确性。

    一种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6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87301.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包括:准备初始基础数据集;确定初始预报信息;确定预报范围、预报网格大小、预报子网格大小;在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更新所述初始基础数据集;通过中尺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型得出所述中尺度气象预报时空特征信息;将中尺度气象时空特征信息输入中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得出中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时空特征信息;将中尺度空气质量时空特征信息输入街区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得出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时空特征信息。本发明实现了空气质量模拟从区域‑城市尺度到街区尺度的突破。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三维变分同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9109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037627.3

    申请日:2019-10-29

    Inventor: 庞炯明 王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三维变分同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在综合考虑数值模型误差和观测数据误差的前提下,利用AOD反演数据(可为卫星AOD观测数据和地基AOD观测数据),通过三维变分同化方法,对数值模型的气溶胶组分初始场进行订正,以降低初始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后续的气溶胶模拟预报精度,且通过调用辐射传输模型内部的AOD切线性算子和伴随算子,与Fast‑J光学模块相耦合,构建FastJ/CRTM‑AOD同化模块,大大提高了AOD三维变分同化在不同气溶胶方案中应用的开发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三维变分同化技术领域。

    一种大气污染排放来源自动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8506.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气污染排放来源自动识别系统,包括系统平台,所述系统平台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定时任务调度模块、数据下载模块、数据前处理模块、气象数值预报模型、大气污染气团扩散印痕预报模型、数据后处理模块、判断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数据后处理模块、判断控制模块交互连接;本发明实现对大气污染气团来源的高效自动预报,并且自动与排放源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快速而自动化的筛选和识别对大气污染事件发生起主导作用的排放源,实现重点污染来源的精准识别和输出自动化的管控建议,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产生的失误,降低取证和控源的工作强度,为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