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271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80033420.8
申请日:2007-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5 , G02B6/0071 , G02F1/133604 , G02F2001/133612 , H01J61/5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阴极放电灯(1)具备玻璃灯泡(10)、配置于该玻璃灯泡的至少一端部(12、13)内部的电极(20、21)、设置于所述端部外周且与所述电极电气连接的金属导体(30、31)、以及配置于所述玻璃灯泡内表面的发射极(40)。所述金属导体的端缘(30a)比所述电极的端缘(20a)更靠玻璃灯泡中央侧,所述发射极比该端缘(30a)更靠玻璃灯泡中央侧。冷阴极放电灯启动时所述发射极的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很强,达到诱发离子轰击的程度,因此容易发生次级电子,而且能够改善黑暗启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9901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510052595.6
申请日:2002-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放电灯,它能够抑制导入线的溅射并且能够减少水银消耗,不增加水银封入量也能够延长冷阴极放电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冷阴极放电灯的特征在于,由与形成筒状电极(5)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发光管(1)内部与筒状电极(5)连接的导入线(4a),能够抑制负辉光放电集中到内部导入线(4a),利用均匀的负辉光放电,能够覆盖电极部分,由此,能够减少内部导入线(4a)外面的多余溅射引起的水银消耗,从而实现延长冷阴极放电灯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91073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3107.0
申请日:2005-0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6 , H01J9/245 , H01J9/3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亮度不均的外部电极型放电灯、该灯的制造方法和背光单元。本发明的灯(10)具有两端密封的玻璃管(11)、和设置在该玻璃管(11)轴向的两端的外周上的电极(18、19)。点亮时的灯(10)中,各电极(18、19)与穿插在该各电极(18、19)与放电空间(14)之间的玻璃管(11)等效地作为第1电容器与第2电容器起作用,这些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实质上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617290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92725.4
申请日:2002-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067 , H01J61/09 , H01J61/30 , H01J1/30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 , H01J61/7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即使在灯电流较大且发光管管径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放电引起的溅射并减少水银的消耗,由此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为了使放电主要在筒状电极的内表面进行而规定发光管1的内表面与筒状电极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当发光管1的内径D1为1~6mm的范围且最大灯电流为5mA以上时,筒状电极4的外径D2最好在D1-0.4(mm)≤D2<D1的范围中。
-
公开(公告)号:CN1378232A
公开(公告)日:2002-11-06
申请号:CN02108547.1
申请日:2002-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04 , H01J61/02 , H01J1/30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 , H01J61/7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即使在灯电流较大且发光管管径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放电引起的溅射并减少水银的消耗,由此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为了使放电主要在筒状电极的内表面进行而规定发光管1的内表面与筒状电极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当发光管1的内径D1为1~6mm的范围且最大灯电流为5mA以上时,筒状电极4的外径D2最好在D1-0.4(mm)≤D2
-
公开(公告)号:CN101405537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80010192.2
申请日:2007-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34 , C09K11/616 , C09K11/621 , C09K11/7721 , C09K11/7739 , C09K11/7774 , C09K11/7776 , C09K11/7777 , C09K11/7787 , C09K11/7789 , C09K11/7794 , C09K11/7795 , G02F1/133604 , H01J5/50 , H01J9/323 , H01J61/0672 , H01J61/366 , H01J65/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相邻的荧光灯交替配置的正下方式背照灯单元的制作方法中,识别荧光灯的方向的技术。本发明的背照灯单元的制作方法,在准备步骤中,准备从玻璃灯泡(26)的第1密封部端部起不存在荧光体层(32)的区域的长度(a1)比从第2密封部一侧起不存在荧光体层(32)的区域的长度(a2)短(a1
-
公开(公告)号:CN1378232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02108547.1
申请日:2002-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04 , H01J61/02 , H01J1/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 , H01J61/7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即使在灯电流较大且发光管管径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放电引起的溅射并减少水银的消耗,由此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为了使放电主要在筒状电极的内表面进行而规定发光管1的内表面与筒状电极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当发光管1的内径D1为1~6mm的范围且最大灯电流为5mA以上时,筒状电极4的外径D2最好在D1-0.4(mm)≤D2<D1的范围中。
-
公开(公告)号:CN194578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10108421.7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荧光灯,包括玻璃灯泡、形成在玻璃灯泡内表面上的保护层,和形成在保护层表面上的荧光层。保护层与荧光层相接触的表面上具有裂纹。保护层32中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堆积密度是80%或更多。保护层32的表面在管轴方向上每毫米具有20-200条裂纹。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平均粒径是0.01微米-1微米。保护层厚度是0.5微米-5微米。
-
公开(公告)号:CN1462469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624.6
申请日:2002-04-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54 , H01J61/067 , H01J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周围照度低于0.1Lux的黑暗中也能迅速启动的冷阴极放电灯。由于将电极(5a)设置于在内面形成荧光体层(3)的玻璃管(2)的两端部并将封入物质密封、在至少一方的电极(5a)、设置由辅助启动用金属构成的第1被膜(8)、在靠近第1被膜(8)的玻璃管(2)的内面、设置由辅助启动用金属构成的第2被膜(9),在第2被膜(9)与电极(5a)间、或在第2被膜(9)与第1被膜(8)间将发生微弱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9677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10153440.6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04 , H01J61/35 , H01J61/18 , H01J9/02 , G02F1/1335
Abstract: 一种放电灯包括玻璃泡、设置在所述玻璃泡的两端部上的一对电极,所述一对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是形成在所述玻璃泡的外周面上且最大厚度为70μm以下的薄膜状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的边缘部的厚度越靠近边缘越薄。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难以产生臭氧、亮度高、纤细且外观良好的放电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