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07455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03149405.6

    申请日:2003-06-20

    Inventor: 木村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G11B7/13922 G11B2007/13727

    Abstract: 一种物镜,用于光拾取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光源侧的第1透镜和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侧的第2透镜这两片正透镜,包含作为上述第1透镜的光源侧的光学表面的第1表面和作为上述第2透镜的光源侧的光学表面的第3表面的至少两个光学表面分别被做成为非球面,且满足下面的(1)乃至(6)式。(1)NA≥0.8 (2)1.2mm>f>0.3mm (3)-0.06>ΔSAG>-0.24 (4)ΔSAG=(X1’-X3’)/(NA4·f·(1+|m|)) (5)X1’=X1·(N1-1)3/f1(6)X3’=X3·(N2-1)3/f2。

    物镜、聚光光学系统、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71440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2118831.9

    申请日:2002-04-29

    Inventor: 木村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G11B7/1353 G11B7/13922 G11B2007/0013

    Abstract: 提供是高NA物镜,也是小口径、且工作距离大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以及/或者再生用物镜、以及可校正使用短波长光源时的轴向色差的物镜,提供使用了该物镜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用聚光光学系统、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该物镜(6)是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用的、且至少在一个面上具有非球面的单透镜,是将来自光源的发散光束会聚在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的有限共轭型物镜,满足NA≥0.70(NA: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以及/或者再生所需要的规定的像侧数值孔径)。此外,物镜至少在一个面上具有环带状的衍射构造,且满足NA≥0.70。

    物镜和光拾取头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12591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4294.0

    申请日:2002-10-09

    Abstract: 用波长λ1、λ2、λ3(λ1<λ2<λ3)的第1、第2、第3光束对具有厚度分别为t1、t2、t3(t1≤t2≤t3)的第1、第2、第3保护基片的第1、第2、第3光信息记录介质分别进行再生记录的光拾取头装置用复合型物镜,由折射型透镜和配置于折射型透镜光束入射面一侧的衍射光学元件构成。该衍射光学元件至少在一个光学面上具有由同心圆形状的多个环带组成的衍射构造。设各光束具有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分别为n1、n2、n3,相对各介质的数值孔径分别为NA1、NA2、NA3,|n1|>|n2|和|n1|>|n3|,分别使第1、第2、第3光束的n1、n2、n3次衍射光在各自的数值孔径NA1、NA2、NA3内形成良好的波面。

    物镜和光拾取头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609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02144294.0

    申请日:2002-10-09

    Abstract: 用波长λ1、λ2、λ3(λ1<λ2<λ3)的第1、第2、第3光束对具有厚度分别为t1、t2、t3(t1≤t2≤t3)的第1、第2、第3保护基片的第1、第2、第3光信息记录介质分别进行再生记录的光拾取头装置用复合型物镜,由折射型透镜和配置于折射型透镜光束入射面一侧的衍射光学元件构成。该衍射光学元件至少在一个光学面上具有由同心圆形状的多个环带组成的衍射构造。设各光束具有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分别为n1、n2、n3,相对各介质的数值孔径分别为NA1、NA2、NA3,|n1|>|n2|和|n1|>|n3|,分别使第1、第2、第3光束的n1、n2、n3次衍射光在各自的数值孔径NA1、NA2、NA3内形成良好的波面。

    用于对光信息记录媒体记录和再生的聚光系统、拾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07629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03101494.1

    申请日:2003-01-22

    Inventor: 木村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象差补偿元件、拾光装置、记录·再生装置、物镜、和包含所述象差补偿元件的高密度DVD用聚光系统。该聚光系统包括使从光源(2)射出的光束会聚在光信息记录媒体(6)的信息记录面上并配置在与光信息记录媒体对置的位置上且具有由全是塑料的物镜的正透镜(4b)和负透镜(4a)的二组构成的象差补偿元件(4),正透镜和负透镜中至少一方上有至少一个形成有衍射构造的衍射面,象差补偿元件的总的近轴焦率具有满足下面任何一式那样的温度依赖关系:PT1<PT0<PT2,PT1>PT0>PT2。式中PT0:25℃时象差补偿元件的总的近轴焦率(mm-1),PT1:-5℃时的象差补偿元件的总的近轴焦率,PT2:55℃时象差补偿元件的总的近轴焦率(mm-1)。

    物镜、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87325A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149405.6

    申请日:2003-06-20

    Inventor: 木村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G11B7/13922 G11B2007/13727

    Abstract: 一种物镜,用于光拾取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光源侧的第1透镜和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侧的第2透镜这两片正透镜,包含作为上述第1透镜的光源侧的光学表面的第1表面和作为上述第2透镜的光源侧的光学表面的第3表面的至少两个光学表面分别被做成为非球面,且满足下面的(1)乃至(6)式。(1)NA≥0.8;(2)1.2mm>f>0.3mm;(3)-0.06>ΔSAG>-0.24;(4)ΔSAG=(X1’-X3’)/(NA4·f·(1+|m|));(5)X1’=X1·(N1-1)3/f1;(6)X3’=X3·(N2-1)3/f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