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类激活的碱土类金属氟化卤化物辉尽性荧光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1201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580039484.X

    申请日:2005-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耐受通过X射线曝光而进行的循环使用的、生产性良好的稀土类激活的碱土类金属氟化卤化物系辉尽性荧光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稀土类激活的碱土类金属氟化卤化物辉尽性荧光体的制造方法,是在液相中制造通式(1)所表示的辉尽性荧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平行地进行下述工序而得到辉尽性荧光体前体,所述工序是:向在反应温度85-100℃下溶解了卤化钡的反应母液中添加无机氟化物水溶液,获得稀土类激活的碱土类金属氟化卤化物系辉尽性荧光体前体晶体的沉淀物的工序、和从反应母液除去溶剂的工序;所述通式(1)为:Ba1-xM2xFBryI1-y:aM1,bLn,cO。

    放射线图像转换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1980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927.2

    申请日:200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粒状性和X射线损伤(辉度劣化)少的优异的放射线图像转换板。该放射线图像转换板,在支持体上具有包含分散在高分子树脂中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层,该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粒子的总平均粒径为3.0~10.0μm,且该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粒子中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的平均粒径为2.0~6.0μm,具有最大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的平均粒径为6~15μm,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或具有最大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的含量是全部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的10质量%~90质量%的范围,其中,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粒子和具有最大平均粒径的荧光放射增强性荧光体粒子的发光强度之比为0.8~1.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