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9275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510103909.0
申请日:2005-09-15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07 , B65H7/02 , B65H2511/11 , B65H2511/12 , B65H2511/51 , B65H2511/515 , B65H2513/514 , G03G15/602 , G03G2215/00333 , B65H2220/01 , B65H2220/03 , B65H2220/02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文件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其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文件进给装置或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文件进给托盘,用于将文件堆叠在其上;纸张推进器件,用于推进文件;文件检测器,用于检测文件;和控制器,用于控制纸张推进器件。当在传送方向上推进具有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文件时,控制器启用纸张推进器件,以便基于由文件检测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推进下一张文件。而当推进具有长度小于预定长度的文件时,控制器启用纸张推进器件,以便在不基于由文件检测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推进下一张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79275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03909.0
申请日:2005-09-15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07 , B65H7/02 , B65H2511/11 , B65H2511/12 , B65H2511/51 , B65H2511/515 , B65H2513/514 , G03G15/602 , G03G2215/00333 , B65H2220/01 , B65H2220/03 , B65H2220/02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文件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其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文件进给装置或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文件进给托盘,用于将文件堆叠在其上;纸张推进器件,用于推进文件;文件检测器,用于检测文件;和控制器,用于控制纸张推进器件。当在传送方向上推进具有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文件时,控制器启用纸张推进器件,以便基于由文件检测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推进下一张文件。而当推进具有长度小于预定长度的文件时,控制器启用纸张推进器件,以便在不基于由文件检测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推进下一张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391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253631.5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端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9/52 , B65H31/02 , B65H31/26 , B65H2404/63 , B65H2404/693 , B65H2405/22 , B65H2801/27
Abstract: 片材积载装置具备:设置成在朝载置面(60a)引导片材的第一位置和朝载置面推压片材的后端部的第二位置移动自如的引导部件(50);使引导部件移动的驱动构件;及设在第一位置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面(50a)与载置面间,且设置成在限制积载于载置面的片材的后端部堵塞导入口的第三位置和解除限制的第四位置间移动自如的后端限制部件(31),引导部件(50)及后端限制部件(31)分别具有卡合部(52a)和与之卡合的杆部(32b),伴随引导部件(50)从第一朝第二位置移动,卡合部(52a)与杆部(32b)卡合,后端限制部件(31)与引导部件(50)联动从第三朝第四位置移动,之后卡合被解除而借助作用力恢复至第三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391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253631.5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端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9/52 , B65H31/02 , B65H31/26 , B65H2404/63 , B65H2404/693 , B65H2405/22 , B65H2801/27
Abstract: 片材积载装置具备:设置成在朝载置面(60a)引导片材的第一位置和朝载置面推压片材的后端部的第二位置移动自如的引导部件(50);使引导部件移动的驱动构件;及设在第一位置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面(50a)与载置面间,且设置成在限制积载于载置面的片材的后端部堵塞导入口的第三位置和解除限制的第四位置间移动自如的后端限制部件(31),引导部件(50)及后端限制部件(31)分别具有卡合部(52a)和与之卡合的杆部(32b),伴随引导部件(50)从第一朝第二位置移动,卡合部(52a)与杆部(32b)卡合,后端限制部件(31)与引导部件(50)联动从第三朝第四位置移动,之后卡合被解除而借助作用力恢复至第三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