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977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2700.6

    申请日:2013-01-26

    Inventor: 松井一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35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合于便携终端用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超薄、广角且具备明亮的F值,并且像差特性优良。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在物体侧具备凸面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9

    复眼摄像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931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80032860.1

    申请日:2014-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62 G02B3/0075 G02B5/208 G02B7/021 G02B1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眼摄像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防止串扰,小型且薄型并且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若将像侧面(S4a)设为第一透镜最终面,并将与其邻接的像侧面(S4b)设为第二透镜最终面,则消杂光光阑(SH)形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式,A/9<(R/2)<(A/2‑Yr1)×d1/FFL+Yr1(1)A/9<(R/2)<A‑(Yr2‑d2/tanθ2)(2),其中,A:第一透镜最终面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光轴间距离(mm),Yr1: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Yr2:第二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R:单眼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方向上的消杂光光阑的开口长度(mm),FFL: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中心光束成像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1: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2: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θ2: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直径7成以上的最大面角度(°)。

    复眼摄像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9315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32860.1

    申请日:2014-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62 G02B3/0075 G02B5/208 G02B7/021 G02B1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眼摄像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防止串扰,小型且薄型并且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若将像侧面(S4a)设为第一透镜最终面,并将与其邻接的像侧面(S4b)设为第二透镜最终面,则消杂光光阑(SH)形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式,A/9<(R/2)<(A/2-Yr1)×d1/FFL+Yr1(1)A/9<(R/2)<A-(Yr2-d2/tanθ2)(2),其中,A:第一透镜最终面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光轴间距离(mm),Yr1: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Yr2:第二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R:单眼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方向上的消杂光光阑的开口长度(mm),FFL: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中心光束成像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1: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2: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θ2: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直径7成以上的最大面角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