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507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143532.9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针对急剧的冲击难以破裂且缓冲性能高的空气式缓冲件。在气囊(1、2)的中间存在中间带状部(3)。在成为折叠形状的中间带状部(3)的内部形成有气流通路(6),气囊(1、2)经由该气流通路(6)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394494.0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包件,其对缓冲件既不增加部件件数也不使构造复杂化,而能够使与外力相应地在袋间移动的气体受到的阻力提高,并且使缓冲能力随着从该外力的释放而切实地恢复。空气缓冲件在放置于MFP的角的分隔部弯折,使袋体的第一室的外表面与MFP的表面的一方接触,使第二室的外表面与另一方接触。外箱对各室的外表面施加压力而向MFP的表面按压。第一室在受到来自外箱外的冲击力的情况下,抵抗外箱施加到第二室的压力而使气体从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使与第二室接触的外箱的侧壁变形。在除去冲击力的情况下,外箱的侧壁返回到原来的平坦形状而压扁第二室,所以气体从第二室返回到第一室。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394494.0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包件,其对缓冲件既不增加部件件数也不使构造复杂化,而能够使与外力相应地在袋间移动的气体受到的阻力提高,并且使缓冲能力随着从该外力的释放而切实地恢复。空气缓冲件在放置于MFP的角的分隔部弯折,使袋体的第一室的外表面与MFP的表面的一方接触,使第二室的外表面与另一方接触。外箱对各室的外表面施加压力而向MFP的表面按压。第一室在受到来自外箱外的冲击力的情况下,抵抗外箱施加到第二室的压力而使气体从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使与第二室接触的外箱的侧壁变形。在除去冲击力的情况下,外箱的侧壁返回到原来的平坦形状而压扁第二室,所以气体从第二室返回到第一室。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11421.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B65D81/05
Abstract: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成品率的运输箱。解决手段在于,运输箱(1)具备外包装箱(5)和缓冲体(10)。所述缓冲体(10)具有多个介质封入缓冲部件(100)、(200)。各介质封入缓冲部件具有:多个缓冲部(110)、(120)、(130),分别呈袋状并封入有介质;以及连通流路(140)、(150),连通所述多个缓冲部中彼此邻接的所述缓冲部内部。所述多个缓冲部以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被配置。所述连通流路被形成在所述彼此邻接的所述缓冲部之间,并且被构成为能够折曲。各介质封入缓冲部件(100)、(200)以该介质封入缓冲部件的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外包装箱的6个内表面中的一个相接,并且所述连通流路呈折曲的状态,被配置在所述外包装箱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1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53165.5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抑制被折弯的部分处的角部的形成和提高缓冲功能这两者的缓冲构件及缓冲构件形成件。缓冲构件具备树脂片和介质。树脂片具有多个缓冲区域(50),各缓冲区域(50)具有第一缓冲室(51)、第二缓冲室(52)及连结流路(53)。第二方向上的连结流路(53)的长度小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缓冲室(51)的长度及第二缓冲室(52)的长度,且一个缓冲区域的连结流路(53)与相邻缓冲区域的连结流路(53)在第二方向上相互分离。连结流路(53)具有如下形状:使从一方的缓冲室流入到连结流路(53)的介质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折曲,并且使从连结流路(53)向另一方的缓冲室流出的介质再次以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式折曲。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253165.5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抑制被折弯的部分处的角部的形成和提高缓冲功能这两者的缓冲构件及缓冲构件形成件。缓冲构件具备树脂片和介质。树脂片具有多个缓冲区域(50),各缓冲区域(50)具有第一缓冲室(51)、第二缓冲室(52)及连结流路(53)。第二方向上的连结流路(53)的长度小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缓冲室(51)的长度及第二缓冲室(52)的长度,且一个缓冲区域的连结流路(53)与相邻缓冲区域的连结流路(53)在第二方向上相互分离。连结流路(53)具有如下形状:使从一方的缓冲室流入到连结流路(53)的介质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折曲,并且使从连结流路(53)向另一方的缓冲室流出的介质再次以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式折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