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71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880086546.X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H10K85/60 , C09K11/06 , H05B33/10 , C07D209/80 , C07D405/14 , C07D455/04 , C07D471/04 , C07D471/14 , C07D487/04 , C07D519/00 , H10K101/10
Abstract: 性化合物的发光性]。本发明的发光性膜是至少含有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和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膜,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与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重叠积分值J满足式(1),发光性膜的发光光谱中来自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占9成以上,发光性膜的绝对量子收率(PLQE)由式(2)14表示。式(1):J≥1.5×10 ;式(2):PLQE(包含磷光发光性化合物+主体化合物的膜)×0.9≤PLQE(包含磷光发光性化合物+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56)对比文件CN 105789468 A,2016.07.20CN 107408634 A,2017.11.28D"Andrade et al.High-efficiencyyellow double-dop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phosphor-sensitized fluorescence《.Applied PhysicsLetters》.2001,第79卷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19447.X
申请日:2018-02-21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H01L51/5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外部量子效率高且元件寿命得到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是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具有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层含有第1主体化合物和第2主体化合物以及磷光发光性金属配合物,所述第1主体化合物和第2主体化合物各自单独使用的单膜的荧光发光端中位于长波侧的主体化合物的荧光发光端的波长与将两者混合而得的单膜的荧光发光端的波长的差为-3~3nm的范围内,且所述第1主体化合物和第2主体化合物的LUMO能级和HOMO能级满足特定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1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80086546.X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H01L51/50 , C09K11/06 , H05B33/10 , C07D209/80 , C07D405/14 , C07D455/04 , C07D471/04 , C07D471/14 , C07D487/04 , C07D5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性膜是至少含有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和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膜,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与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重叠积分值J满足式(1),发光性膜的发光光谱中来自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占9成以上,发光性膜的绝对量子收率(PLQE)由式(2)表示。式(1):J≥1.5×1014;式(2):PLQE(包含磷光发光性化合物+主体化合物的膜)×0.9≤PLQE(包含磷光发光性化合物+荧光发光性化合物的膜)[主体化合物的最低三重激发态比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最低三重激发态高,不阻碍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