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5300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626971.2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80 , G03G15/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能够更加提高二次电池的充电效率。能够切换运转模式与睡眠模式,该运转模式通过AC-DC电源将商用电源的电力转换成需要的电力,将该电力提供给图像形成部来执行作业,并且通过该电力对二次电池充电,该睡眠模式不使用商用电源的电力而将二次电池的电力提供给接口来受理作业的执行请求,在运转模式中,当二次电池的电压为阈值电压以下时,执行不使来自A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升压地提供给二次电池的第1控制,对二次电池充电。当二次电池的电压超过阈值电压,代替第1控制,执行通过升压电路使来自A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升压后将其提供给二次电池的第2控制,对二次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46027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465434.9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64 , G03G2215/2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感应加热装置,其在通过电磁感应使发热体发热的结构中,能够使用并有效利用将从励磁线圈产生的热量转换为电能的热电转换元件的定影装置。卷绕励磁线圈(152)的线轴(161)设有延伸部(162),该延伸部(162)通过沿片材宽度方向(W)隔着间隔地配置的相邻的两个主芯体(153)之间,延伸至不受来自励磁线圈的磁通影响的区域,在延伸部(162)的前端部(163)安装热电转换元件(56)。
-
公开(公告)号:CN103853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26971.2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80 , G03G15/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能够更加提高二次电池的充电效率。能够切换运转模式与睡眠模式,该运转模式通过AC-DC电源将商用电源的电力转换成需要的电力,将该电力提供给图像形成部来执行作业,并且通过该电力对二次电池充电,该睡眠模式不使用商用电源的电力而将二次电池的电力提供给接口来受理作业的执行请求,在运转模式中,当二次电池的电压为阈值电压以下时,执行不使来自A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升压地提供给二次电池的第1控制,对二次电池充电。当二次电池的电压超过阈值电压,代替第1控制,执行通过升压电路使来自A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升压后将其提供给二次电池的第2控制,对二次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46027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65434.9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64 , G03G2215/2025 , G03G15/2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感应加热装置,其在通过电磁感应使发热体发热的结构中,能够使用并有效利用将从励磁线圈产生的热量转换为电能的热电转换元件的定影装置。卷绕励磁线圈(152)的线轴(161)设有延伸部(162),该延伸部(162)通过沿片材宽度方向(W)隔着间隔地配置的相邻的两个主芯体(153)之间,延伸至不受来自励磁线圈的磁通影响的区域,在延伸部(162)的前端部(163)安装热电转换元件(56)。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34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01214.0
申请日:2009-04-01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G02B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11/0073 , G02B7/04 , G02B7/102 , H01L41/094 , H04N5/2254 , H04N5/2257 , Y10T156/1052 , Y10T156/1056 , Y10T156/1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小型摄像装置的高性能化和高精度化的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层叠包含如下各层的多个层而形成:摄像元件层,其具有摄像元件部;透镜层,其具有距摄像元件部的距离可变更的透镜部,且被配置于摄像元件部之中接受来自被摄体的光的摄像面一侧;以及执行元件层,其具有使透镜部移动的执行部,且被配置于摄像元件部的摄像面一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