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855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80068129.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具可见光线区域中的透射性和近红外线区域中的吸收性、并且经时的耐热性优异、进而耐光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为含有有机色素和金属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在680~740nm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波长的、方酸菁色素(A)或花青色素(B)中的至少任一种,并且含有在760nm以上具有吸收极大波长的花青色素(C),还至少含有膦酸和铜离子、或、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膦酸铜络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112154.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G02B5/22 , H01L27/146
Abstract: 提供虽为薄膜但近红外线吸收性高、且耐湿热性高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等。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近红外线吸收剂含有(A)成分或(B)成分,将通式(I)的化合物的摩尔含量设为CA、将通式(II)的化合物的摩尔含量设为CE时的摩尔比CA/CE为2.5~50的范围内,将铜离子的摩尔含量设为CC、将通式(I)的化合物及通式(II)的化合物所具有的反应性羟基的摩尔含量的总量设为CH时的摩尔比CH/CC为1.5~2.5的范围内。<成分>:(A)成分:由通式(I)的化合物、通式(II)的化合物及铜离子组成的成分。(B)成分:由通式(I)的化合物所配位的铜络合物及通式(II)的化合物所配位的铜络合物组成的成分。【化1】通式(I)【化2】通式(II)
-
公开(公告)号:CN116348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8129.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C09B2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具可见光线区域中的透射性和近红外线区域中的吸收性、并且经时的耐热性优异、进而耐光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为含有有机色素和金属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在680~740nm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波长的、方酸菁色素(A)或花青色素(B)中的至少任一种,并且含有在760nm以上具有吸收极大波长的花青色素(C),还至少含有膦酸和铜离子、或、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膦酸铜络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112154.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PC: G02B5/22 , H01L27/146
Abstract: 提供虽为薄膜但近红外线吸收性高、且耐湿热性高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等。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近红外线吸收剂含有(A)成分或(B)成分,将通式(I)的化合物的摩尔含量设为CA、将通式(II)的化合物的摩尔含量设为CE时的摩尔比CA/CE为2.5~50的范围内,将铜离子的摩尔含量设为CC、将通式(I)的化合物及通式(II)的化合物所具有的反应性羟基的摩尔含量的总量设为CH时的摩尔比CH/CC为1.5~2.5的范围内。<成分>:(A)成分:由通式(I)的化合物、通式(II)的化合物及铜离子组成的成分。(B)成分:由通式(I)的化合物所配位的铜络合物及通式(II)的化合物所配位的铜络合物组成的成分。【化1】通式(I)#imgabs0#【化2】通式(II)#imgabs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