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及泵的组装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0201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610177267.7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使组装、设计容易且防止水的逆流,使泵效率提高。泵具备叶轮(10)与收容叶轮(10)的壳体(20)。泵在叶轮(10)的吸入口(11)的外周面(11a)与壳体(20)之间形成有环状间隙(G)。并且,在于环状间隙(G)相比靠壳体(20)的内侧的外周面(11a)具备密封部件(30),密封部件(30)以能够沿轴向移动成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的方式收容,该开放状态是密封部件(30)从环状间隙(G)分离的状态,该密封状态是密封部件(30)从开放状态向环状间隙(G)侧移动并堵塞环状间隙(G)的状态。

    膜分离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9214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603.0

    申请日:2010-03-30

    Abstract: 具有:多个平膜式的膜元件(52),并排配置,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被处理液流道,集水箱(59),内部形成与膜元件(52)的透过液流道连通的集水空间;集水箱(59)具有:膜元件保持部(53),具有用于插入各膜元件(52)的侧部的多个狭缝,挡止构件(58),在集水箱(59)的内部与膜元件保持部(53)抵接,在狭缝中设置填充件(55),所述填充件(55)不透水地对膜元件(52)与膜元件保持部(53)之间进行封固。

    叶轮
    3.
    发明公开
    叶轮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4484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401206.9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经叶片间流路的流体的能量损失减少,且具有高的泵效率的叶轮。所述叶轮是离心泵所具备的叶轮(10),具备叶片(11)、轮毂(13)及护罩(15),在叶片(11)的前缘部(20),叶片(11)的轮毂(13)侧的半径(ri)是护罩(15)侧的半径(ro)的0.30~0.55倍。

    膜分离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977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80003789.5

    申请日:2012-01-18

    Abstract: 一种膜分离装置具有:膜组件20,具有多个膜元件21;框体11,容置有层叠了多层的膜组件20;阻挡件14,在上述框体的端部进行堵塞,使得容置于框体11内的膜组件20不会脱离;弹性构件15,配置于框体11内,并且,在框体11的端部被堵塞的状态,以在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配置,用于抑制在框体11内容置的膜组件20在上下方向上的晃动,由此,即使在容置于框体中的膜组件的体积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膜组件在框体内部发生晃动。

    叶轮
    9.
    发明公开
    叶轮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4484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399186.6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经叶片间流路的流体的能量损失减少、且具有高的泵效率的叶轮。该叶轮是离心泵所具备的叶轮,关于叶片的厚度,叶片的前缘部的厚度是后缘部的厚度的2.8倍以上。

    泵及泵的组装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2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177267.7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使组装、设计容易且防止水的逆流,使泵效率提高。泵具备叶轮(10)与收容叶轮(10)的壳体(20)。泵在叶轮(10)的吸入口(11)的外周面(11a)与壳体(20)之间形成有环状间隙(G)。并且,在于环状间隙(G)相比靠壳体(20)的内侧的外周面(11a)具备密封部件(30),密封部件(30)以能够沿轴向移动成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的方式收容,该开放状态是密封部件(30)从环状间隙(G)分离的状态,该密封状态是密封部件(30)从开放状态向环状间隙(G)侧移动并堵塞环状间隙(G)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