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9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11670702.0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50/474 , H01M50/483 , H01M10/0525 , H01M50/586
Abstract: 一种由树枝晶导致的内部短路得到抑制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隔离体、配置于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体间的碳片、负极活性物质层与碳片间的树枝晶及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石墨和硅中的一个以上,碳片的厚度为25nm以上且50μm以下,树枝晶具有沿着碳片的表面的部分。碳片包含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5320.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在全固态二次电池中,当活性物质的体积由于充放电而变化时,有时难以维持导电路径。在全固态二次电池中使用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体积变化很小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与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相比,在放电状态时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且在充电深度为0.8左右的充电状态时具有类似于氯化镉型结晶结构的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充放电的体积及结晶结构变化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384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80046792.3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循环特性及安全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提供一种包括正极、负极及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正极包含中值粒径(D50)大于12μm的钴酸锂,钴酸锂在表层部包含镁,负极包含石墨粒子、硅粒子及具有羧基的高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8715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80020016.6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4 , H01G11/82 , H01M50/105 , H01M50/131 , H01M50/474 , H01M50/477 , H01M50/486 , H01M50/489 , H01M50/533 , H01M50/5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极的劣化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具有柔性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离体、第一间隔物、第二间隔物、正极导线、负极导线及外包装体,其中正极包括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第一部分及正极集流体露出的第二部分,负极包括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三部分及负极集流体露出的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及隔离体在叠层部中彼此重叠,正极导线在与叠层部重叠的位置与第二部分连接,负极导线在与叠层部重叠的位置与第四部分连接,第一间隔物在由叠层部的一个端部、正极导线及负极导线围绕的区域中与外包装体接触,并且第二间隔物包括由叠层部及第二部分夹持的区域、由叠层部及第四部分夹持的区域以及与第一间隔物连接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02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80077804.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50/247 , H01M50/284
Abstract: 为能够跟随框体的运动的柔性电池提供安全的充电环境。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柔性电池管理系统或安装有柔性电池的电子设备,其包括检测柔性电池的运动的传感器及具有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开始或停止进行柔性电池的充电的功能的充电控制电路,当传感器检测出柔性电池展开的第一状态时,以及当传感器检测出柔性电池弯折的第二状态时,使用充电控制电路开始进行柔性电池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251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80072752.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50/531 , H01G11/04 , H01G11/26 , H01G11/74 , H01G11/78 , H01G11/82 , H01M4/02 , H01M4/13 , H01M10/04 , H01M10/0585 , H01M50/105 , H01M50/247 , H01M50/463 , H01M50/547 , H01M50/5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正极导线连接部或负极导线连接部的劣化的柔性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如下结构:正极导线以贯穿设置在第一隔离体中的一个开口部、设置在第一负极中的开口部及设置在第二隔离体中的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一正极所包括的正极集流体露出部及第二正极所包括的正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负极导线以贯穿设置在第一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一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以及负极导线及第一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以贯穿设置在第二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设置在第一正极中的开口部、设置在第二正极中的开口部及设置在第三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二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80071166.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69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冰点下也具有良好放电特性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包括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电解液以及具有碳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碳材料在X射线衍射(XRD)的分析中在2θ=20°以上且24°以下、2θ=42°以上且46.5°以下以及2θ=78°以上且82°以下处具有峰,锂离子电池在25℃下进行恒流恒压充电(0.1C、4.5V、终止电流0.01C)之后在‑40℃下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值为在25℃下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值的4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0439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80020100.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测试中的放电容量保持率的下降得到抑制的电池。一种包括正极及负极的电池,其中,在将电池的正极用作由锂金属构成负极的测试用电池的正极进行反复如下充放电循环50次的测试,即在25℃环境下或45℃环境下以1C(1C=200mA/g)的充电倍率对测试用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至4.6V的电压,然后直到充电倍率成为0.1C为止以4.6V的电压进行恒压充电,接下来以1C的放电倍率进行恒流放电至2.5V的电压,并且按每次循环测量放电容量时,在第50次循环测量出的放电容量的值满足50次循环整体中的放电容量的最大值的90%以上且低于100%。
-
公开(公告)号:CN116568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83013.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1G53/00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容量且劣化少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新颖的蓄电装置。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及负极,负极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及石墨烯化合物,第一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被第二活性物质覆盖的区域,第二活性物质的表面以及第一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被石墨烯化合物覆盖的区域,第一活性物质包含石墨,第二活性物质包含硅,正极的容量为负极的容量的50%以上且低于100%。
-
公开(公告)号:CN1152805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80020794.6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使聚合物电解质和活性物质层的界面接触变好。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得到提高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正极在正极集流体上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第一锂离子传导聚合物、第一锂盐以及导电材料,电解质层包括第二锂离子传导聚合物以及第二锂盐。导电材料优选为石墨烯。负极也优选在负极集流体上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第三锂离子传导聚合物、第三锂盐以及第二导电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