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糊料、布线图案形成方法、电子部件制造方法和电子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7631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066260.4

    申请日:2023-08-23

    Inventor: 三宅敢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感光性糊料、使用上述的感光性糊料的布线图案的形成方法和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部件。上述感光性糊料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性单体、碱溶性聚合物、无机粉末和自由基捕捉剂。上述布线图案的形成方法具备:将具有导电性的上述的感光性糊料涂布于绝缘片上而形成感光性糊料膜的工序;向上述感光性糊料膜的一部分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工序;将上述感光性糊料膜的未固化的部分去除而形成布线图案的工序。

    电感器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47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656406.0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本体产生了静电击穿的情况下容易确定本体的破坏的部位且该破坏的部位的修正变容易的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具备:本体;在本体内与本体的第1主面平行地配置的第1线圈布线和第2线圈布线;端面从本体的第1主面暴露地埋入本体且与第1线圈布线电连接的第1柱状布线和第2柱状布线;以及端面从本体的第1主面暴露地埋入本体且与第2线圈布线电连接的第3柱状布线和第4柱状布线,第1柱状布线位于比第4柱状布线接近第3柱状布线的位置,第1柱状布线与第3柱状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第1线圈布线中的第1柱状布线与第2柱状布线之间的第1部分、同第2线圈布线中的第3柱状布线与第4柱状布线之间的第2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

    电感器部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47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656406.0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本体产生了静电击穿的情况下容易确定本体的破坏的部位且该破坏的部位的修正变容易的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具备:本体;在本体内与本体的第1主面平行地配置的第1线圈布线和第2线圈布线;端面从本体的第1主面暴露地埋入本体且与第1线圈布线电连接的第1柱状布线和第2柱状布线;以及端面从本体的第1主面暴露地埋入本体且与第2线圈布线电连接的第3柱状布线和第4柱状布线,第1柱状布线位于比第4柱状布线接近第3柱状布线的位置,第1柱状布线与第3柱状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第1线圈布线中的第1柱状布线与第2柱状布线之间的第1部分、同第2线圈布线中的第3柱状布线与第4柱状布线之间的第2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

    磁性材料和电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08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80097808.X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磁性材料1由多个磁性粒子(10)的集合体构成。以第1平面区域(P1)内的第1磁性粒子(10X)的第1重心位置(G10X)为中心旋转360/n度(n为2以上的任意整数)时,旋转后的第1磁性粒子(10X)与旋转前的第1磁性粒子(10X)有90%以上的面积重叠。在第1平面区域(P1),在长方形状的第1带部(B1)上存在9个~11个磁性粒子(10)的重心位置。对于在第1平面区域(P1)存在的磁性粒子(10),将在第1平面区域(P1)通过各重心位置的第1方向d1的最大长度的个数基准的50%累积频率分布D50设为α时,10%累积频率分布D10为0.9α以上且90%累积频率分布D90为1.1α以下。磁性粒子(10)的表面被绝缘膜(20)被覆。

    电感器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63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239756.1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感器部件。在电感器部件中,抑制电感器布线的布线主体偏离设计位置。在电感器部件中在坯体内配置有电感器布线。电感器布线在作为穿过坯体内部的平面的虚拟平面上延伸。从上方观察时电感器布线的布线主体(31)呈在长度方向(Ld)上长的长方形。由于像这样布线主体(31)为长方形,所以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布线宽度(MW)固定。在从上方观察时长方形的突起(34)从布线主体(31)的宽度方向(Wd)的边缘突出。突起(34)从布线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突起(34)隔着布线主体(3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宽度方向(Wd)的两侧。突起(34)的突起面积相对于布线主体(31)的面积的面积比例为7.2%以内。

    电感部件
    6.
    发明公开
    电感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562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811697.6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线圈布线从绝缘被膜暴露的电感部件。电感部件具备:本体,其具有包含磁性粉和含有磁性粉的树脂的磁性层;线圈布线,其配置于本体内;以及绝缘被膜,其被覆线圈布线,且不含有磁性体,在线圈布线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绝缘被膜的覆盖线圈布线的顶面这部分的顶面厚度(T1)和绝缘被膜的覆盖线圈布线的侧面这部分的侧面厚度(T3)为10μm以下,并且绝缘被膜的对位于线圈布线的顶面与侧面之间的角部进行覆盖的部分的角部厚度(T4)为顶面厚度(T1)和侧面厚度(T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的1/2以上。

    电感器部件
    7.
    发明公开
    电感器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17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348864.8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部件。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层间绝缘层的厚度的偏差因填料的平均粒径而变大。电感器部件(10)具备基体和电感器布线(30)。基体具有平面状的第一主面。电感器布线(30)在基体的内部延伸。电感器布线(30)具有沿与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布线部。基体具有将在与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布线部之间填埋的多个层间绝缘层(NL)。层间绝缘层(NL)具有绝缘性的母材、和分散在母材内的多个填料。在多个层间绝缘层(NL)中的一个亦即第一层间绝缘层(NL1)中,填料的平均粒径为第一层间绝缘层(NL1)的厚度的标准偏差以下。

    电感器部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6304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239756.1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感器部件。在电感器部件中,抑制电感器布线的布线主体偏离设计位置。在电感器部件中在坯体内配置有电感器布线。电感器布线在作为穿过坯体内部的平面的虚拟平面上延伸。从上方观察时电感器布线的布线主体(31)呈在长度方向(Ld)上长的长方形。由于像这样布线主体(31)为长方形,所以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布线宽度(MW)固定。在从上方观察时长方形的突起出。突起(34)从布线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向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突起(34)隔着布线主体(3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宽度方向(Wd)的两侧。突起(34)的突起面积相对于布线主体(31)的面积的面积比例为7.2%以内。(34)从布线主体(31)的宽度方向(Wd)的边缘突

    电感部件
    9.
    发明公开
    电感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49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98259.1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线圈布线从绝缘被膜暴露的电感部件。电感部件具备:本体,其具有包含磁性粉和含有磁性粉的树脂的磁性层;线圈布线,其配置于本体内;以及绝缘被膜,其被覆线圈布线,且不含有磁性体,在线圈布线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绝缘被膜的覆盖线圈布线的顶面这部分的顶面厚度(T1)和绝缘被膜的覆盖线圈布线的侧面这部分的侧面厚度(T3)为10μm以下,并且绝缘被膜的对位于线圈布线的顶面与侧面之间的角部进行覆盖的部分的角部厚度(T4)为顶面厚度(T1)和侧面厚度(T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的1/2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