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46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484728.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1/02 , B25B21/026 , B25B23/1405 , B25D11/04 , B25F5/001 , B25F5/008 , B25F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包括马达(10)、容纳马达(10)的马达箱(20)、与马达箱(20)成一体的把手箱(26)、设置在马达箱(20)的前方的锤件箱(22)、通过马达(10)旋转的主轴(14)、容纳在锤件箱(22)的内部并通过主轴(14)旋转的锤件(16)、容纳在锤件箱(22)的内部并由锤件(16)打击的铁砧(18),其中,从马达箱(20)的后端到铁砧(18)的前端的长度(主体部4的前后长度)为128mm以下。该冲击工具的前后和上下的长度比现有技术中的冲击工具短,因此易于在狭窄的空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019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35389.9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3/0033 , B05C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缝枪。在以往的电动式的填缝枪中,由于将电动马达配置为朝主体部的侧面突出的状态,所以操作性以及作业性不良。在本发明中,以消除电动马达从主体部的突出并提高填缝枪的操作性以及作业性为目的。在与内置于主体部(2)的电动马达(10)的输出轴(10a)平行的轴线(J)上配置减速齿轮系(23~25),通过相对于横穿主体部(2)的宽度方向中央而进退的推出杆(6)将电动马达(10)左右大致均等地内置,由此消除以往的电动马达朝一侧的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48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554852.7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其罩以及缓冲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安装操作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罩(32)上设置有卡止片(35),所述卡止片卡止在设置于撞锤壳体(6)的外周面的凹槽(31)中,由该卡止片将处于安装在该撞锤壳体上状态下的该罩保持住以防止其松脱。该罩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可套装缓冲件(33)的缓冲件支承部(36),在该缓冲件支承部上设置卡止爪(38),由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在设置于所述缓冲件内周的被卡止部上,以保持住所述缓冲件防止其松脱,在该缓冲件套装在该缓冲件支承部的状态下,由该卡止爪卡止在设置于该缓冲件内周的卡止凹部(41)中,以保持住该缓冲件防止其松脱。
-
公开(公告)号:CN10282558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66787.X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成本低且小型的构造实现钻模式的冲击工具。将锤分割为与砧座(10)卡合/脱离的主锤(40)和具有覆盖该主锤(40)的外周的周壁(43)且与主锤(40)分开独立的副锤(42),将副锤(42)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后方位置,将周壁(43)与主锤(40)结合为能够一体旋转,在主锤(40)与周壁(43)之间设置有球(56),在主锤(40)位于前进位置时,球(56)在前后方向上将主锤(40)与周壁(43)连接成一体,球能够在两者的连接位置与两者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能够将球分别移动操作至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的切换单元,通过将球移动到连接位置,能够限制主锤后退而选择钻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79143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2714.9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3/00 , B25B13/06 , B25B21/00 , B25F5/00 , Y10T279/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且紧凑的结构来防止套筒起子头脱落且不受机种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感觉、使用的便利性的电动工具的套筒起子头的防脱构造。在冲击起子(1A)中,使在外周突出地设置了具有通孔(29)的突起(28)的连结环(22)可装卸地与锤壳体的轴支部(13)的外周夹紧结合,以跨越套筒起子头(30)的环(34)和连结环(22)的通孔(29)的方式使弹簧扣(35)贯通套筒起子头(30)的环(34)和连结环(22)的通孔(29)并卡止,从而能够防止套筒起子头部(31)在刀头部(32)折断时落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571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226719.3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用起子,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变得紧凑且伴随于此而进行了更精心的设计。螺丝起子(1)包括:马达(15),其具有定子(16)、和旋转轴(18)向前上方延伸的转子(17);开关(45);小齿轮;离合器,其借助小齿轮而工作;刀头保持部,其在离合器的前方侧能够前后移动;齿轮外壳,其对小齿轮及离合器进行收容,并在前后方向上被一分为二;马达外壳,其与齿轮外壳连结,并对马达进行收容;以及树脂制的把持部,其与马达外壳连结,并对开关进行收容,形成为如下结构:当刀头保持部处于后侧时,离合器变为接通状态,使得转子的旋转传递到刀头保持部,当刀头保持部处于前侧时,离合器变为断开状态,使得转子的旋转不会传递到刀头保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0161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880106942.0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9 , B25F5/00 , B25F5/02 , H01M2/1022 , H01M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电动工具的手柄。对于在使用者抓握的手柄内装有电池组这种电动工具,由于设置有多块电池,因而导致手柄的横截面形状难以抓握。本发明中,电动工具的电池组具有三块电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手柄的横截面呈易于抓握的形状来提高电动工具的可操作性。具体结构为:设置有三块电池(21、22、23),其中,一块电池(23)位于手柄(10)的前侧,另两块电池(21、22)以并排的状态位于后侧,由此,顶部(11a)位于横截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的手柄(10)的前侧,底边(11b)位于手柄(10)的后侧,抓握时,使指尖(Hf)与前侧的顶部(11a)相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65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484728.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1/02 , B25B21/026 , B25B23/1405 , B25D11/04 , B25F5/001 , B25F5/008 , B25F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包括马达(10)、容纳马达(10)的马达箱(20)、与马达箱(20)成一体的把手箱(26)、设置在马达箱(20)的前方的锤件箱(22)、通过马达(10)旋转的主轴(14)、容纳在锤件箱(22)的内部并通过主轴(14)旋转的锤件(16)、容纳在锤件箱(22)的内部并由锤件(16)打击的铁砧(18),其中,从马达箱(20)的后端到铁砧(18)的前端的长度(主体部4的前后长度)为128mm以下。该冲击工具的前后和上下的长度比现有技术中的冲击工具短,因此易于在狭窄的空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103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175714.2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nventor: 杉本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1/02 , B25B23/14 , B25B23/1405 , B25B23/1475 , B25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置螺旋弹簧也能抑制全长变长的油压脉冲旋转工具。在油压脉冲发生器(60)一体连结有与输出部(41)的中心轴(44)间夹装轴承(65、66)的套筒体(63),能与输出部一体旋转且能朝轴向(X)移动的连结体(70)外装于套筒体,在套筒体的外表面与连结体的内表面间跨越二者嵌合球(80、80),套筒体外表面的球的嵌合部分形成有从套筒体的轴向倾斜的凸轮槽(68、68),对连结体向后退位置(P)施力的螺旋弹簧(85)以外装于油压脉冲发生器的状态设置,输出部的旋转从连结体经球向套筒体及油压脉冲发生器传递,套筒体与连结体间产生旋转速度的差时,球在凸轮槽内相对移动,克服螺旋弹簧的施力使连结体前进而缓和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282558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166787.X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成本低且小型的构造实现钻模式的冲击工具。将锤分割为与砧座(10)卡合/脱离的主锤(40)和具有覆盖该主锤(40)的外周的周壁(43)且与主锤(40)分开独立的副锤(42),将副锤(42)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后方位置,将周壁(43)与主锤(40)结合为能够一体旋转,在主锤(40)与周壁(43)之间设置有球(56),在主锤(40)位于前进位置时,球(56)在前后方向上将主锤(40)与周壁(43)连接成一体,球能够在两者的连接位置与两者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能够将球分别移动操作至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的切换单元,通过将球移动到连接位置,能够限制主锤后退而选择钻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