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887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556354.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20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可旋转的环形带状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其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并且旋转;和夹持形成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侧并且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包括:热均衡化部件,其具有彼此相对的弯曲部分;热隔离部件,其设置在热均衡化部件的内侧;热吸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隔离部件的上表面上;以及滑动片,其覆盖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夹持侧,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弯曲部分和所述热隔离部件之间。所述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通过将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上形成的装配部装配到在所述热隔离部件上形成的被装配部而被紧固到彼此。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410548720.1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高精度地测定记录材料等的测定对象物的平滑度的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对光源(110)来的照射光中由记录纸(20)来正反射的正反射光进行受光的正反射光检测器(130),和对该记录纸来扩散反射的扩散反射光进行受光的扩散反射光检测器(230),对于记录纸的面的照射光的入射角(θ1)是在(75°)以上(85°)以下的范围内,扩散反射光检测器的构成是,对于通过记录纸的面来扩散反射后的反射光之中相对于记录纸的面的法线的反射角度(θ3)为大于(0°),并且小于正反射光相对于记录纸的面的法线的反射角度(θ2)的扩散反射光进行受光。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10562751.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川田哲平 , 佐藤雅彦 , 石井贤治 , 吉川政昭 , 吉永洋 , 内谷武志 , 小川祯史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长谷岳诚 , 斋藤一哉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吉浦有信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可回转的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在与定影带(21)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加热定影带(21);以及带保持部件,可回转地保持定影带(21)的端部。夹持部形成部件(24)的从夹持部(N)中心位于上游侧的长度比位于下游侧的长度长。提供能减轻对带的负荷、防止带破损或断裂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6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48720.1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5029 , G01N21/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高精度地测定记录材料等的测定对象物的平滑度的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对光源(110)来的照射光中由记录纸(20)来正反射的正反射光进行受光的正反射光检测器(130),和对该记录纸来扩散反射的扩散反射光进行受光的扩散反射光检测器(230),对于记录纸的面的照射光的入射角(θ1)是在(75°)以上(85°)以下的范围内,扩散反射光检测器的构成是,对于通过记录纸的面来扩散反射后的反射光之中相对于记录纸的面的法线的反射角度(θ3)为大于(0°),并且小于正反射光相对于记录纸的面的法线的反射角度(θ2)的扩散反射光进行受光。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830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407953.6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山口嘉纪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荒井裕司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德田哲生 , 池渊丰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藤本一平 , 吉永洋 , 后藤创 , 吉浦有信 , 下川俊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持支持部件的截面形状的同时还提高其组装性的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定影带、加压辊、支持部件、加热部件,由圆筒部(28a)和法兰部(28b)构成的法兰部件(28),其中,法兰部件(28)在圆筒部(28a)的圆周上的仅一部分里设置了引导部(28d),该引导部具有在该圆筒部的轴方向里延伸,并在圆筒部的外周面侧里随着朝向轴方向先端而向圆筒中心侧里倾斜的倾斜面(28d1,28d2),以使得在将法兰部件的圆筒部插入到支持部件的轴方向端部的内径部里时,不是圆筒部的全圆周与支持部件的轴方向端部的内周部里接触,而是仅有引导部的倾斜面先与支持部件的端部内周部一边接触一边进入该引导部,进而将支持部件的内周部导引到圆筒部外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62751.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川田哲平 , 佐藤雅彦 , 石井贤治 , 吉川政昭 , 吉永洋 , 内谷武志 , 小川祯史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长谷岳诚 , 斋藤一哉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吉浦有信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可回转的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在与定影带(21)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加热定影带(21);以及带保持部件,可回转地保持定影带(21)的端部。夹持部形成部件(24)的从夹持部(N)中心位于上游侧的长度比位于下游侧的长度长。提供能减轻对带的负荷、防止带破损或断裂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54732.6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岩谷直毅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吉永洋 , 小川祯史 , 内谷武志 , 高木启正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长谷岳诚 , 后藤创 , 吉浦有信 , 川田哲平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斋藤一哉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在夹持部(N)以外地方用辐射热直接加热定影带(21);以及反射部件(26),反射加热源(23)的热。支承部件(25)包括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接触的基部(25a),以及从该基部(25a)朝推压方向立起的二个立起部(25b)。加热源(23)的发热部的局部配设在围住基部(25a)和立起部(25b)的位置,发热部的其它部分配设在不围住基部(25a)和立起部(25b)的位置。提供能一边防止发生扭折一边效率良好地加热带的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6704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45306.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德田哲生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吉永洋 , 荒井裕司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池渊丰 , 瀬下卓弥 , 藤本一平 , 山口嘉纪 , 吉浦有信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下川俊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39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降低定影图像的画质,可以防止记录媒介卷付到定影部件及加压部件里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环状的定影带,和被设置为与定影带相向而对的加压辊(31),和夹持形成部件(26),其被设置在定影带的内周侧里,借助于定影带与加压辊(31)压接,并通过定影带和加压辊(31)来形成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的定影夹持部(28),夹持形成部件(26)包括在定影夹持部(28)中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沿着加压辊(31)的外周面的圆弧形状部(26b),和在定影夹持部(28)更靠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与加压辊(31)非接触地向加压辊(31)的方向里突起的突起部(26a)。
-
公开(公告)号:CN118689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89453.4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微粒的排出的加热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加热装置(20)包括: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旋转体(21);加热旋转体的加热源(23);支承旋转体(2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旋转体支承部件(10),以及附着在旋转体(21)内的液状或半固体状的具有润滑性的物质,旋转体支承部件(10)具有与旋转体(21)的内部连通且在旋转体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旋转体支承部件(10)的开口部(27d),从旋转体(21)的长度方向来看时,具备以覆盖开口部(27d)的整体的方式来配置的罩盖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39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610878196.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保持定影带的低滑动移动阻力的同时,能够防止润滑剂的泄漏,并具有高耐久性的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这些装置的滑动移动构件。该定影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定影构件;从外周侧对定影构件加压的加压构件;从定影构件的内周侧与加压构件相向而对地形成夹持部的夹持形成构件;被配置在定影构件和夹持部形成构件之间,并涂敷有润滑剂来使得述定影构件平滑地滑动移动的滑动移动构件,滑动移动构件包括平行于滑动移动方向来配置的第一纤维和垂直于滑动移动方向来配置的第二纤维,第一纤维比起第二纤维来是以更长的编织间隔来编入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