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533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480052017.X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3635 , A61M1/1698 , A61M1/3627 , A61M2205/75 , A61M2205/7545
Abstract: 一种人工肺,具有装填在气体交换部(3)中的中空纤维膜(12)的束、以及装填到与气体交换部(3)邻接的过滤空间(14)中的过滤器(15),以横穿地经过中空纤维膜的束以及过滤器的方式设有血液流路(4)。使过滤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排气口(16)配置在血液流路的上端部。过滤器由设有多条平行的褶皱(18)的片状滤材(17)构成,褶皱的方向沿血液流路的上下方向取向。过滤空间由片状滤材分离成一次侧空间(14a)与二次侧空间(14b),排气口配置在血液流路的上端部,具有使来自一次侧以及二次侧空间的排气相互分离地导出的排气路(21a、21b)。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37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2835.5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1/1629 , A61M1/3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换热器,具备:细管束(2),排列层叠使热介质液体流通的多根传热细管(1)而形成;密封构件(3a)~(3c),使传热细管的两端露出,并且,形成以接触于各个传热细管外表面的方式使血液通过的血液流路(5)并密封细管束;外壳(4),收容密封构件及细管束,并且,设置有分别位于血液流路两端的血液导入口(8)及导出口(9);及一对传热细管联管箱(6)、(7),形成分别包围细管束两端部的流动室(14a)、(14b)、(15a)、(15b),具有热介质液体的导入口(6a)及导出口(7a)。细管束被分开为多组细管束单元(12a)~(12c),传热细管联管箱构成为使热介质液体依次通过所述多组细管束单元。使流过传热细管的冷热水的流速增大,抑制血液流路容积的增大,并使换热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33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52017.X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3635 , A61M1/1698 , A61M1/3627 , A61M2205/75 , A61M2205/7545
Abstract: 一种人工肺,具有装填在气体交换部(3)中的中空纤维膜(12)的束、以及装填到与气体交换部(3)邻接的过滤空间(14)中的过滤器(15),以横穿地经过中空纤维膜的束以及过滤器的方式设有血液流路(4)。使过滤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排气口(16)配置在血液流路的上端部。过滤器由设有多条平行的褶皱(18)的片状滤材(17)构成,褶皱的方向沿血液流路的上下方向取向。过滤空间由片状滤材分离成一次侧空间(14a)与二次侧空间(14b),排气口配置在血液流路的上端部,具有使来自一次侧以及二次侧空间的排气相互分离地导出的排气路(21a、21b)。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0980102835.5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1/1629 , A61M1/3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换热器,具备:细管束(2),排列层叠使热介质液体流通的多根传热细管(1)而形成;密封构件(3a)~(3c),使传热细管的两端露出,并且,形成以接触于各个传热细管外表面的方式使血液通过的血液流路(5)并密封细管束;外壳(4),收容密封构件及细管束,并且,设置有分别位于血液流路两端的血液导入口(8)及导出口(9);及一对传热细管联管箱(6)、(7),形成分别包围细管束两端部的流动室(14a)、(14b)、(15a)、(15b),具有热介质液体的导入口(6a)及导出口(7a)。细管束被分开为多组细管束单元(12a)~(12c),传热细管联管箱构成为使热介质液体依次通过所述多组细管束单元。使流过传热细管的冷热水的流速增大,抑制血液流路容积的增大,并使换热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50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4627.0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2205/366 , F28D7/0041 , F28D7/0091 , F28D7/1661 , F28D2021/005 , F28F9/0229 , F28F9/22 , F28F21/081 , F28F21/083 , F28F2265/16
Abstract: 包含有多根传热细管(1)的细管束(2)通过密封部件(3a~3c)形成与传热细管交叉的血液流路(5)并被封固。具有热介质液的导入、导出端口(6a、7a)的传热细管联管箱(6、7)形成收容细管束端部的流动室。细管束在血液流路方向上被分割,形成细管束单元(12a~12c)的层叠构造。流动室被隔壁(6b、7b)划分为多个流动分室(13a、13b、14a、14b),形成使热介质液经由流动分室依次经过各细管束单元的流路。与隔壁对应的边界的两侧的细管束单元的一个与另一个相比端部是突出的,隔壁的侧面与该突出的部分的侧面抵接。在传热细管中流动的热介质液的流速增大,抑制血液流路的容积增大的同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
-
-
-